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最近在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问题,一个同事的一句话给我很大启发“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手上有模型”,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我们要控制的对象和多个变量都有关系,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控制呢?那个是最关键的呢?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只是凭经验,除非你是专家,一下能抓住关键的要素,并且知道合理的量化结果是多少,否则常常很难知道更改一个变量,对需要优化的对象到底影响有多大。比如在我的专业中有个重要的概念是固有频率,如果要改变一个物体的频率,无非是改变它的质量和刚度(这是影响频率最关键的要素),但如果没有一个模型,你常常很难回答,要提高频率,质量和刚度常常要变化多少。
但如果有了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改变带来后果的大小,还可以分析出在一定的边界下,我们能达到的极限是哪里,从而不至于做无用功。
其实这种基于模型的思维方式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到生活方面,比如要保持好身材,就要保持运动和健康的饮食,具体应该是多少量?有没有基于个人的模型?再比如我们大多数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和很多变量都有关,如财富,人际关系,健康程度等。
出于对模型思维的兴趣,最近在阅读斯科特.佩奇的《模型思维》,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陆续和你分享书中的内容,本文先重点分享如下的内容:
什么是模型?
模型可以用来做什么?
使用模型的正确方式?
1 什么是模型?
1.1 模型是知识一种体现
在《好好思考》:如何建立基于思维模型的知识体系?中,我们简单分享过思维模型,在那里模型主要指的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在《模型思维》中,作者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个框架中界定模型所处的位置,这个框架也被称为智慧层次结构(wisdom hierarchy),在如何高效检索信息?我们进行过程分享,在《模型思考》用了如下更加形象的图进行了说明:
数据:原始的,未经编码的时间,经历和现象,它们可以是一长串的0和1,也可以是降水,出生,死亡,投票,时间戳等;
信息: 进行了命名并归类的数据, 比如北京,上海每月的降水量的分布;
知识: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合理的真实的信念,现代的定义则是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理解。知识是对信息的组织,而模型就是这种组织的一种呈现,比如牛顿第二定律F=ma, 市场竞争的经济学模型,地震的地质学模型,生态位形成的生态学模型等,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么更好地理解和预测。
智慧:选择使用哪个模型甚至是哪些模型。就像雨水落到的地面时的速度,如果你只选择自由落体的速度计算,会发现雨水到地上可能杀死人,但实际不是这样,因为你忽略雨滴下落中受到的阻力,所以必须还要考虑阻力模型。
1.2 模型的三个共性
从上面我们理解了模型其实是对信息的一种组织,为了更加精准,《模型思考》总结了模型的三个共性:简化,形式化,错误。
首先是简化,我们建立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以我们能够掌控的方式,理解复杂的世界,对人而言,我们很难处同时处理很多信息,而且,我们常常喜欢找出少数关键的要素,所以模型常常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
其实是形式化,这里的形式化重点强调的是模型最好要给出精确的定义,而我们目前已知最精确的定义是数学公式,所以模型最好是用公式表达的;
最后是错误。这个有点反常识,其实也好理解,结合第一点,因为是对现实的简化。正如统计学大师“乔治.博克斯(George Box)”指出的“所有模型都是错误的”,即使是牛顿定律,它也是需要在一定的应用边界下。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使用模型,不是为了正确性,而是为了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可以体现在模型的7个作用上。
2 模型的7个作用
《模型思考》中总结了模型的7个主要作用,并用其首字母组成一个拉风的名字“REDCAPE”(红色披风):
推理(Reason):识别条件并推断逻辑含义;
解释(Explain):为经验现象提供了可检验的解释;
设计(Design):选择制度、政策和规则的特征;
沟通(Communicate):将知识和理解联系起来;
行动(Action):指导政策选择和战略行动;
预测( Predict):对未来和未知现象进行数值和分类预测;
探索(Explore):分析探索可能性和假说。
2.1 推理
先看下面的常见的谚语,你有没有对其中的有些感到困扰?特别是“破釜沉舟VS留条后路”和“完美是优秀的敌人VS尽善尽美”,让我感到很困扰。
但是模型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在设定前提下的模型推演。书中用我们常用的“要事优先”来进行说明,比如典型的两个场景:
场景1:将大小不同的货物装到容量有限的箱子中,保证箱子数目最少;
场景2:国际空间站上,需要给不同的项目分配空间,而每个项目都对有效载荷重量,空间大小,动力以及宇航员的认识有要求,而且每个项目都有为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潜力。
在场景1,通过模型可以推算出,的确“要事优先”(先装大东西)是最优的方案,但是在场景2中,“要事优先”不仅很难操作,它也被证明是糟糕的原则。
模型在推理上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识别不同的前提条件下的最佳方案,而不是泛泛而谈。
2.2 解释
这个不同多说,牛顿定理对我们宏观物理运动的解释精度,是证明模型解释力的绝佳例证。
2.3 设计
在系统架构8 概念|需求和具体方案的探索空间中,我们分享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而基于概念建立模型可以进一步提升设计能力,因为它可以提前预测出一个方案的性能边界。而我自己最近的工作中,也深刻理解到模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知道多个参数会影响一个性能(如噪声),但是每个参数的影响程度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资源有限,我们应该优先调整哪个参数呢?
2.4 交流
如果你喜打球,你的经验告诉你“力越大,球飞的越远”,但是增加一定的力,球飞行的距离会增加多少呢?如果模型预测,我们很难讲清楚,而通过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就很清楚,歧义很少,因为数学是最精确的语言。
2.5 行动
有了模型的预测,可以让我们行动更加有底气。书中举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救助行动,当时它提供了1820亿美元的钱拯救跨国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而同时其也有雷曼兄弟的破产,美国政府为什么不救?在《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中展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一个网络模型,根据该模型的预测,如果不救助AIG,很可能对美国金融体系产生巨大的破坏,而雷曼的倒闭则影响小很多,从下面的这张图中,我们也能初步看出AIG连接的节点比雷曼要多。
2.6 预测
关于模型预测,书中提到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天文学家奥本.勒维耶(Urbain Le Verrier)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了天王星的异常运动,并预测到了另一行星的存在,1864年9月18日,他将结果发给柏林天文台,5天后,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该海王星。
2.7 探索
模型可以用来探索现实不会出现,或者实验代价很高的事情。比如在工程设计中,我们常常想知道一个结构参数(比如刚度)的修改,对性能的影响(比如模态)极限,我们可以将结构参数调整到通常实际参数的好几倍(实际中不存在),通过模型预测结果,就能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案。
3 使用模型的正确姿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模型的确很好,但是我们会不会有个困扰,那我是不是要学习很多模型?作者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后来他发现其实我们不需要掌握100个模型,甚至50个也不需要,顶多几十个。但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却这么多,怎么办?
3.1 一对多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模型,除了前面提到的模型的7个主要用途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模型可以以少御多,我们在《好好思考》:如何建立基于思维模型的知识体系?分享过,很多事物背后对应的模型是相同的。书中举了两个不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可以用同一个模型解释。
为什么游轮都越做越大?老鼠和大象那个代谢速度快,为什么?
解释它们的模型都是:幂律公式(y=X^n),n表示多少个X的乘积。比如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2次方,立方体的体积是边长的3次方。
我们先尝试用这个模型理解游轮问题,假设游轮的尺寸简化为下图,游轮的表面积为34S^2,体积则为8S^3,油门的盈利主要靠体积(能装多少),而耗材主要和面积有关。我们用体积比上面积,得到8S/34≈S/4,这意味着什么?随着尺寸的增加,盈利能力线性增长,这既是为什么船要越造越大,而现代的超级游轮诺克.耐维斯号制造的刚好通过苏伊士运河。
对于代谢问题,如果把老鼠和大象都简化为立方体,每个细胞都要代谢,而代谢产生能量必须通过动物的体表发散掉,通过下面的简单计算,老鼠的表面积:体积=5:1,而大象的表面积:体积=1:15,也就是说,平均而言,老鼠的散热速度是大象的75倍,所以,对于要维持相同的温度,大象必须比老鼠代谢的慢,如果大象和老鼠一样的代谢速度,会因为散热不够而热到冒烟并爆炸,不过我估计你没见到过这样的大象。
3.2 多对一
查理芒格有个广为人知的理论——"多元思维模型“,要对一个事情发起跨学科的攻击。《模型思考》中有更形象的比喻“使用一个模型就像管中窥豹,但是我们可以多管齐下”。
3.3 如何选择
针对模型的精准度和用途,作者给出了建议:
①对于推理、解释、沟通和探索,我们可以使用简化的模型,也即是粗糙一点的模型;
②对于预测,设计和行动,可以使用高保真的模型。
书中特别提到了要将模型和大数据结合,这是对我最大的启发,就像一个比喻,大数据是石油,但如果你没有萃取技术,就得不到它的价值,而建立模型,通过模型理解数据,利用数据训练模型,就能发挥数据的价值。
总结
模型是知识的一种精确表达形式,通过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推理、解释、设计、交流、行动、预测和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