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生死》
雪漠著
人生非常有趣的地方在于,假如你换一种心态来对待同一件事,那么你的感受就会完全不一样,所谓的承担,或许也会变成一种享受。比如,在你没带伞淋雨了的时候,你可以抱怨这场雨,抱怨没有提醒你带伞的人,为没人给你送伞而感到失落,但是你也可以倾听雨声,享受雨的清凉,做一回在雨中狂奔的孩子,重温童年那种肆无忌惮的感觉。
所以,你看,快乐或者不快乐,完全取决于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如果你不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失去的东西——比如健康、时间、享乐等等——上面的话,就会发现,自己反而因为经历磨难而变得坚强、自主、坦然了,往常所有的苦恼、担忧与诱惑也都变得微不足道,甚至变得非常可笑了。这时候,你才能够快乐地活着。
为什么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呢?就是因为,坦然、知足、快乐,原是最大的幸福,假如能够这样全无心理负担地活着,即便生命只剩下一天,也是莫大的快乐,这一天的活便是高质量的活。
而且,超越了苦难的你,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会变成一种图腾,为有缘听到你的故事的人们提供一种巨大的鼓舞。这种鼓舞,或许会成为他们活下去、战胜苦难的力量。这力量,就是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中谈到过的“功德”,一种岁月毁不掉的东西,它是个体生命真正的价值。
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苦难,亲人、爱侣的离世也好,重病也好,绝症或者别的什么困境也好,都不要惧怕自己所面对的,也不要顾影自怜,更不要怨天尤人。要明白,所有的恐惧及痛苦都是你心灵的镜子,是你的心营造出来的幻象。苦难能够激起一个人心里最为美好的东西,也能激起一个人心里最为阴暗的东西,区别仅仅在于你的心,你的选择。
即便是最平凡、最穷苦的人,只要有了一颗不会被苦难打倒的心,那么他就是高贵和值得敬仰的。比如香巴噶举历代上师之一的司卡史德,她本是个几乎一无所有的穷老太太,全家以乞讨度日,但她仍把仅剩的一点粮食全都送给了需要它的人,被家人打骂、驱赶也无怨无悔。后来她得闻佛法,一夜之间证得了彩虹般的不老身,获得终极解脱,成为了千万人的精神图腾。
所以说,苦难是一块试金石,你甘愿做一块经不住考验的废铜烂铁,还是唤醒心中的力量,做一块不畏千锤百炼的真金?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往往就是在面对苦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一年后,十年后,千百年后,世界是否还会把你放在心上,就取决于你在拥有生命及面对苦难时的态度与选择。
我在小说《西夏咒》中塑造了一个超越了苦难与小我的女孩子,她叫雪羽儿。在世人眼里,她活得非常苦,因为她家很穷,经常挨饿,而且她一直活在旁人的诋毁、误解与嫉妒当中,从来没有像世俗女孩那样爱过,还迫不得已地当了飞贼。
饥荒时,她偷了村里闲置的战备粮发放给乡亲们,救活了不少人,但当她被抓到家府祠里接受批斗,被族长谝子碾断腿的时候,吃着她偷来的粮食活下来的乡亲中间,却没人敢为她说一句公道话。
后来,她的老母亲也被活活煮熟,成了谝子、宽三以及其它乡亲的腹中食,期间,仍然没人敢说一个“不”字。但是,遭遇天大的不平与劫难的雪羽儿并没有后悔,她仅仅是对一切都淡然了。她既不埋怨与蔑视软弱、无知、贪婪的乡亲,也不怨恨迫害了她与母亲的谝子和宽三们。她在巨大的悲悯中为母亲流泪,也为无数个轮回中受尽了苦难的众生父母而流泪,这悲悯甚至遍及了充满欲望及罪恶的村庄,尤其是造下许多恶业的谝子、宽三们。
她一边精进修行,一边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给这些或许并不值得可怜的人。正是她的心与行为,使她成为了后人顶礼膜拜的对象。有趣的是,看过这本小说的读者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过雪羽儿成为图腾的合理性。可见,一个高贵和值得尊重的人,即便她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也确实比强权和财富更值得敬仰。
作家雪漠: xuemockh196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