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北方最寻常的菜是白菜豆腐。
小时候我们家里种过白菜,到夏末时收了豆角架,就开始种白菜了,白菜的籽很小,一畦地刨几个窝,我跟着母亲在后面往窝里撒种子,一个窝里撒七八颗种子,撒上种子,盖上浮土,再浇一些水,白菜就种好了,不几天,白菜就长起来了,一个窝里挨挨挤挤的长有好几颗,这时候就需要间白菜了,挨着窝把摘去几颗,拣着弱一些的苗子摘,摘下来的小白菜毛茸茸的,有着不那么扎人的绒毛,这个小白菜可以做汤,可以炒菜,母亲在做的时候经常拿水焯一下。汤面上飘几片这样的小白菜叶子,看着就很可口。
隔几天白菜就要间一次,一直从小不点吃到拃余长,间到最后一个窝里只剩一颗白菜的时候就不间了,其中还要给它们施肥,白菜小的时候,施肥薄,肥少水多,母亲说肥多了烧苗。
迎着秋风,晒着暖阳,白菜一天天长大了,翠绿色的叶子包裹着菜心,一颗颗粗粗壮壮,站得笔直。
在一场场秋雨的滋润下,白菜成熟了,用萝头一担担挑回家,一颗颗晒在廊檐下,新鲜的露水晒干,外面的一层皮晒干,就把它一棵棵搬到没有生火的储藏室里储存起来,别看外面一层皮是干的,剥去外皮,里面的菜心还是水分充足,做馅、炒菜、炖汤都是极好的。
上次回家是两周前,别人送母亲的白菜给我拿了一棵,实在太大了,没地方放,消耗也慢,没敢多拿,炒菜时从外到里一层层扒着吃,加点豆腐,加点小炒肉就很好吃。
家常食物,家常味道,应季的食物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是它汲取的天地精华,感恩每一棵辛苦长大的白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