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中心小学听课,我带了《突破瓶颈》和《语文听课本》。听课期间,我一边记录,一边思考如何将今天的听课文章写得深刻一些。
我从2014年开始,陆续写了不少文章。写作,确实帮我解决了很多工作中的困扰,但是新的困扰也随之而来。一是,文章内容浅,分析问题不深刻。二是,比较散乱,不成体系。最近我看《突破瓶颈》这本书时,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终于有了一点头绪。写“关键教育事件”,要详细描述事件,要找准问题关键,要思考如何操作,要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我将这个过程,制作成了思维导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8452855/16df356e5b1d42e2.jpg)
事件是什么,意思是作者要对事情做清晰地描述。
关键在哪里,意思是要找准本次写作的中心思想。这里的中心,可以指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指一种教学理论,要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标准等方面去定位中心。
可以怎么做,意思是要找到实践的多种方式,这里需要查询文献资料,对别人的成果有大体了解。我的文章肤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没有通过文献,查询别人的研究,所以就只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笼统地说明。
何以这么做,意思是要分析问题提出的背景,思考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影响。我目前还没有找准这个内容的其他写作角度,以后先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测试,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教育实践”写作的四个步骤,按照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的逻辑,来编排。为什么我的文章写得比较浅呢?因为,深刻的地方,我没有写。我只是在记录,并没有研究。
![](https://img.haomeiwen.com/i8452855/87f7ff71d8f07a37.jpg)
我的写作中心,主要集中在描述事件和自己的做法上。事件的核心问题,我没研究透;教育理论的背景,我没查过;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我没有想过;别人的行动成果,我没有学习过。我一直在自己的角落里,观察和记录,没跟已有的智慧进行碰撞,所以文字不深刻,文章不系统。
关键教育事件的中心,确定一个就可以,不要求多。今天听课,我的《语文听课本》上记录了很多内容。(一)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内在联系。(二)注意讲课的方法。(三)课堂游戏的使用。(四)教学评价语言。我想通过4个角度写一个1200字左右的文稿,其实从我确定了内容比例的时候,已经注定了文章的肤浅了,我无法用300字,概括事件,找出中心,学习实践的方法,写出理论的意义。我长久以来,一直是使用这样的方式写作,所以我一直觉得内容不够深刻。
总结今天的写作,想要让文章写深刻,首先要理解“关键教育事件”的写作结构,不但要写自己的思考,还要学习前人的智慧。其次,一定要聚焦一个点来写,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