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假如你在古代考科举

假如你在古代考科举

作者: 遇见慧岚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12:38 被阅读50次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所以,如果现在我们生活在古代,那现在流行的事业编、公务员、以及中高考考试,都会汇总成一个考试。

那就是考科举。

唐朝科举

在唐朝参加考试,先得了解考试科目问题。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常科是每年分期举行的。

常科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制科是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不是每一年都有的。

宋代科举

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

但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

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

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元代科举

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

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殿试。

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

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

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

需要注意的是,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从考试设置,以及录取方式来看,都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虽然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但也总共举办了十六次。

因为元科举选取的人才,通常都不怎么受到重视。

因此,科举制,对元朝的统治影响也不是很大。

明朝科举

明朝时期,与前面几个朝代相比,大大不同。

这一时期,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

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为春闱。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的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录取分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

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

主要包括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

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清朝科举

清朝科举制依旧沿袭明朝的制度设置,基本不变。

但到了列强来侵略,民众开始睁眼看世界时,要求废除科举制的呼声越来越大。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真正开始发生了改变。

自清廷实行“新政”后,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使得新式学校难以发展,

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参照上图,如果现在是古代,而你是要博取功名的学子,对照看看,你该考哪一级别了?

相关文章

  • 假如你在古代考科举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 国家的事业,是最大的事业

    国家的事业,是最大的事业 我有一个同学,他研究过古代国考。我摘录,他写的:“近日研究古代科举(古代国考),...

  • 我的公考历程

    公务员这个职业,在中国来说,从古到今都是热点。 01 现状 古代的公考就是科举考试,对于科举制度,我只是大概了解,...

  • 写作的逆袭之路

    一 人人都知道在古代若想要当官必须先经过科举考试。而科举考试主要考的是文章。 十年前在传统媒体行业和电视报道火热的...

  • 《曾国藩传》阅读总结

    今日开始阅读,非常不错的书,值得阅读。 七次科举之痛 科举是古代文人通往人生成功的重要路径。考功名,做大官,光宗耀...

  • 我在宋朝考科举

    大家好,我叫张三,是个读书人。 家境不太好,从小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我爹娘思前想后,让我跟着乡里最有名的老先生读书...

  • 云南之行——建水 - 草稿

    特点一:建水考棚 云南建水的提督政学考棚是建水古代科举考试举行院试的地点,如今,这里成了一座充满底蕴的小型...

  • 高考作文纵横谈

    王智魁 我研究过国外的“高考”作文,也研究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文章。我发现,重要考的还是...

  • 科举——一场古代“国考”的狂欢

    又到了一年一度公务员考试的日子了。数百万大军雄纠纠气昂昂奔赴祖国各地“考碗”,考试纪律一年更比一年严。遥想“中国古...

  • 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出身的区别

    一图明白古代科举制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如你在古代考科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bg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