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回忆,都会以情感删削真实。
我们都夸赞过去的日子在回忆里的甜蜜,都觉得未来的日子注定美好,只有现在最最辛苦。实践上呢,过去经历的苦被今天的我们删削了,未来注定有未来要经历的苦难,就因为它不在眼前,我们就觉得“明天会更好“。所以我们时常活在偏见里。
大同小异,一百多年来,绝大多数中国人由于连年战乱、自然灾害、阶级斗争,早年生态的低劣程度超过现在最坏的想象。就连不少文人描写得流光溢彩的老上海,也完全有一种矫饰的幻想。
1922年11月13日,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来到上海,他从南京路来到上海的中心区域老城厢后说:这是整个地球上最贫穷的族群,备受欺凌,牛马不如。我们一直在为世界争取幸福和公平,而在这里看到的,确是一副悲惨的图景。”
这段文字的真实性我没有去考证,但如果是真的,可以想见,即使是聪明绝顶的爱因斯坦,他所表达的"地球上最贫穷的族群"也是不够客观的。
有段时间,有很多有识之士为科学家们抱不平,说为什么社会上、各媒体追捧的都是大明显,而不是大学者、大科学家?提出问题者只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却没有分析现象背后的规律。他的肤浅自然也引来不少大众的追捧,觉得“深以为然"。
我们不妨听听余秋雨教授的看法一-如果大学者、大科学家变得像影视明星一样广受媒体和大众的追捧、关注,世界就犯病了。请记住,受媒体关注是一种牺牲。只有大明星们的牺牲,才有了大学者、大科学家们的安静。
关于文凭、评奖、名片和教科书,余秋雨教授说--
(1)在大教育普及的时代,拿一张大学文凭太容易了。如果有勇气在毕业之后返回社会底层取得一番尘世历练,很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学历"。
(2)世上一切处于上升势头的行业都不热衷于评奖。评奖最起劲儿的往往是那些陷入困境的角落。他们期望通过评奖引起更多的关注。
(3)真正有魅力的人,总是穿得简洁素雅。如果服装上加了很多花哨的东西,那一定是想掩盖一些什么。名片也是这样。
(4)我希望你们不要成为被教科书控制一辈子而放弃自我感觉的人,更不要成为思想僵直却动不动就暴怒的一群人。
(5)一种专业,投入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封闭式的迷醉。即使这个人的视野并不狭隘,也会陷入这种迷醉。就像一个行车万里的司机老是惦念着那个他经常栖息的小旅馆,认为它超过别的很多旅馆。这种陷入很可爱,而且无法辩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