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南军区,特种作战旅战狼中队,冷锋!”
对,就是这个瞬间!

看完《战狼2》,最大的几点感受:
1、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2、原来主旋律电影也能拍得这么好看;
3、没有当兵这件事,用两个字形容——可惜,用三个字形容——太可惜,用四个字形容——可惜死了;
4、FOX的确要学会走出自己的思维误区。
5、中国护照好牛X。

和《建军大业》相比,各家影院对《战狼2》十分友好,拍片从上午到晚上,几乎每小时都有场次,而且几乎整场坐满,只好选择晚八点的场次观看。
《建军大业》就比较惨了,一天总共排3场,时间还不是很好,导致到现在FOX还没看那部据说众鲜肉云集的主旋律。
为什么说《战狼2》好看,其中一个原因和当初说《速度与激情8》不错是同一个道理:
燃
套用一个朋友的话——
看这种无脑片,真爽!
是的,我也喜欢看让人血脉贲张的动作片,爱就一个字——
爽
当兵后悔2年,当兵后悔一辈子。
可以说,《战狼2》是最好的征兵宣传片了,建议高中大学组队观看,错过了你们会后悔的。
FOX后悔。
但也为了当兵洗纹身,所以这种后悔,要持续很久,非要加个期限的话,可能是——一辈子。
从《小李飞刀》到《战狼2》,中间隔着——
x(李易峰)
+
y(杨洋)
+
z(鹿晗)
+
m(吴亦凡)
+
n(张艺兴)
+
……
原北京市武术队队员、全国武术比赛精英赛枪术、对练冠军出身的吴京,95年从《功夫小子闯情关》正式出道,1999年出演袁和平导演的电视剧《小李飞刀》(这个让FOX印象最深,放浪不羁的一抹笑容),2005年参演电影《杀破狼》,2007年,凭借电影《男儿本色》获得第4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2008年自导自演电影《狼牙》,2015年4月2日,自导自演《战狼》。
《小李飞刀》
有些演员看他作品要加四个字——早期作品,比如现在的烂片之王尼古拉斯·凯奇。
吴京如是。从早期言情古装片脱身后,这个汉子便进军动作片,做起自己的老本行——拳脚功夫。
20多年历练,当年那个青涩的小子,如今成为笑起来爬满眼角纹的铁血真汉子。
冷锋
无论如何,资本上缔造的神话能间接地证明《战狼2》的价值——
4小时破亿,25小时破3亿,3天破6亿……此前周星驰执导《美人鱼》创造了92小时破10亿的票房纪录,吴京把这一速度缩短到了85小时。截至8月6日,《战狼2》票房已经达到30.72亿,破40亿元的呼声日渐高涨,不管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战狼2》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
与之相对应的,是《战狼2》庞大的成本。吴京曾说:“保底我没有赚到钱,因为超支超得太严重了,《战狼2》大部分场景在海外拍摄,一共4077组镜头,剧组在非洲呆了十个月,500个黑人,500个中国人,500个剧组人员,还有200个小工。又是导弹轰炸,又是坦克碾汽车,一路火花带闪电。原本预算是8000万,到拍摄结束花了2个亿,还不包括6000万的宣发投入。”
但作为导演、演员兼编剧的吴京,拒绝被资本强奸,坚决抵制在电影中植入“鲜肉元素”,“真枪实弹”上阵,比如影片伊始那段一镜到底的水下戏,让FOX这个物理不好的人,实在是有点怀疑水下的力量有多强,打上去会不会软趴趴?
但不影响这段戏整体的美。
花絮中每天十多个小时的水中拍摄,吴京连续26次跳水尝试,以及体力透支,被救生员抢救回来的画面让人动容,演员和摄影师更是要每天在水中泡超过10个小时似乎也是挑战体力极限。
这,才是真正的敬业精神。
武器装备方面,虽然对比《速八》的核潜艇似乎甘拜下风,但诚如吴京本人所言,《战狼2》已然刷新国产军事电影的新高度——12辆坦克花式作战,坦克漂移、坦克爆炸、坦克翻车、坦克对撞环环相扣;弹簧床垫挡火箭弹;56式冲锋枪、85式狙击步枪、92式手枪、69式火箭筒、54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应接不暇,还有张翰最爱的AK-47突击步枪(虽然那段戏像个笑话)足见经费在燃烧。
如今中国的大国形象,绝不仅限于GDP的感召力,祖国的强军之路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只是,用爸的一句说法: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再好的武器,嘴上说说没用,到底还是要拿出来溜溜。
但看在目前的国情上,XI不是男神普京,中国永远秉持『不主动挑事儿』的态度,如果能在电影中看看威力,倒也不失为一种脑中yy体验。
的确,部分动作设计似乎过于绚丽却真实感不足,情感戏宛如好莱坞大戏般刻意,影片的故事上也有明显漏洞,但瑕不掩瑜,毕竟谁还不觉得《速八》里偶像(杰森·斯坦森饰演的德卡特·肖)这种背负杀死韩的血海深仇都能回归“家庭”有点荒谬可笑呢?而说到主角光环的超凡脱俗,史泰龙的《第一滴血》系列难道不是做得更早、做得更绝?
主旋律电影是可以拍得好看的,关键在于观众是否能适当地扭转思维误区——凭什么只有好莱坞大片可以卖个人英雄主义的人设,而中国铮铮铁骨的军人却必须中弹即死。
又或者说,我们的民族自卑感什么时候如此强烈,潜意识接受面容娇好的西方肌肉主角拯救世界,却不能容忍中国军人有一日走在世界前端?
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还要被谁看得起?
不合理永远存在,但选择暂时接受,是因为期待有朝一日会更好。
以前FOX和一个朋友聊过,说不喜欢部分电影公众号里动辄声讨开骂的嘴炮模式,因为公正地看待和严肃地批评绝不等于“用妖魔化的语言为读者强行洗脑”。骂,有的时候会让人警醒,有的时候只能成为散播负能量的工具。
有人悲哀地说“中国电影已死”,可从任何一个角度,无论是资本方,还是从单纯的浪里淘沙找珍珠,中国电影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蓬勃发展着,没错,也的确在走弯路,每年耗费大量的资金拍摄一些一笑而过的垃圾(甚至让人笑不出来)。但如果在还不错(起码是努力让自己变得还不错)的电影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却站在所谓欣赏水平的制高点上斜着眼不屑地说——
这种主旋律电影主角都是自带光环的,假的不得了……
之类的话,那又该如何期待真正有心的电影工作者们不会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或被冷言冷语打得心寒?
FOX为曾经对中国电影怀有矢志不渝的偏见道歉。有不满,真的是希望更好,但用错了方式。
影片最后一幕,实在让人感慨良多。
FOX作为一个极度想出国却永远经费紧张债台高筑出不了国的人,心中总是充满了对西方世界的无限幻想,对不同文明的深度探求,但的确有不少朋友在回国后说——
还是中国最安全。
因为中国不能合法持枪,因为中国没有明目张胆化身暴力的种族歧视,因为中国人民始终对外国友人抱着友善的态度。
尽管在西方世界不尽如此。
“中国的护照能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也许现在它不能让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能把你从任何一个地方接回家”。
大概有些事,只能在亲身经历后方能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