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偏差——邓宁·克鲁宁效应

认知偏差——邓宁·克鲁宁效应

作者: KafkaG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10:19 被阅读4254次

邓宁·克鲁宁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简称达克效应(D-K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

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而且,此效应不只限于能力欠缺人群,对于那些非常能干的人也同样适应,维基百科上有这样的描述:

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

研究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比发现,邓宁·克鲁宁效应对于能力差的人的具体表现是: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重点在于第四点,事实上,暂且不考虑“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这一反面,邓宁·克鲁宁效应“能力欠缺的人反而高估自己”的这一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与每个人身上,但普通人和优秀的人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一点:能不断地摧毁自己不好的过去,不断地进行新的重建,不断地进步。

雷·达里奥曾经说过:“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他觉得自己一年前就是个蠢货的自我反省,其实就是承认自己之前能力差的羞愧与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之后的肯定。

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点,时刻学习,不断进步。

敢于承认自己能力差,谦逊的做人处事,其实最终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而不自负,这是长期学习锻炼的成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偏差——邓宁·克鲁宁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g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