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了很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究其原因,并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知识太过碎片化。碎片化的知识只能点对点的解决简单的问题,遇到综合应用就无能为力了。
要避免知识碎片化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建构知识体系。
所谓知识体系,是无数个关联的标准知识的集合,也就是通过分类把相似的知识放在一起。最简单的,比如水果就可以看成一个知识体系,体系里面有苹果、香蕉、橘子、鸭梨、火龙果等等。
那么如何从零开始建构知识体系呢?
从我的个人经验,建构知识体系是一个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60、从60到无限趋向100的持续迭代过程。
从0到1,指的是开始对一个领域的知识一无所知,直接照搬他人的体系。从1到60,指的是填充各种概念后,开始使用别人的体系,通过学习和熟练,达到用他人的体系可以解决问题的程度。从60到100,指的是对别人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体系后持续迭代。这时候表面看上去还是原来的那个名字,但事实上内容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举个例子,这个过程就像建设一个特殊的动物园。
0到1:开始平地上什么都没有,这时候需要一张动物园设计图。其中最简单暴利的方式就是直接拿到设计好的图纸——这就是从零开始建构体系的思路,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模仿(照搬)别人的体系,也就是模仿卓越。
1到10:接着动物园建好了,就要把动物按照区域对应安排在相应的位置,并且按照动物的习性喂食。——丰富现有知识体系,动物园当于知识的总和,不同区域当于知识的组成部分,各种动物当于知识概念、技术,给动物喂食相当于记忆概念。如果知识只学习不记忆不使用,就是买了动物之后不管他们的死活,久而久之动物都会饿死。这也是一个给骨架填充血肉的过程。
10到60:然后随着管理经验的增加、对动物习性的了解以及更多动物的需要,你会对动物类型进行丰富、对区域进行微调扩建、对动物位置进行调整。——熟练使用并扩建别人的体系。管理经验增加相当于对原有体系熟练,对动物习性了解相当于知道知识的底层逻辑和关联,更多动物的需要相当于填充更多相关知识。当这一步完成后,就可以运用他来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60到趋向100:最后当动物园足够完善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圈。此时会取消笼子和区域的划分,动物们可以随意跑动,同时也会面临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持续迭代出自己的体系。取消笼子相当于知识的互相融合、互相联系,优胜劣汰相当于留下好用的知识,不好用的用其他的知识替代。
当自然选择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这时候从外面看上去还是那个动物园,但是只有你知道里面早已经天翻地覆了,这个体系就是专门属于你自己的体系。
通过模仿别人的体系,学习相关概念记忆概念,在实践中使用学到的知识,这简单的3步就达成了基本的体系建设。之后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和经验的增加,加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原有融合,就完成了原有知识体系的迭代,之后就是一个不断使用、不断迭代的过程。就像互联网思维一样,知识体系的构建最难的不是在迭代而是在基础,因此要在建构体系上下功夫,尤其是背诵上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