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课,
难道是微小的课?
你还别说,真猜对了,微课就是微小的课。
在我们这个看视频都会倍速,耍朋友都是快餐式恋爱的时代来说。
让我木讷的坐在教室里听你胡吹半天,发呆似的拿着手机看俩小时,这是妥妥的慢性谋杀。
所以,一系列的“微”应运而生,有了微博,微信,还有微视频。
对于学习来讲,就有了“微课”。
《情境微课开发》是学习技术领域大咖李文德老师的作品,被多个好友推荐过,我们来好好读一读。
今天,从两个方面来聊,第一,什么是情境微课开发,第二,情境微课开发四步法。
第一,什么是情境微课开发
情境微课,
顾名思义,是一种以特定情境为背景,
通过微型化、碎片化的方式传递知识、技能或理念的在线教育形式。
它强调情境的真实性,知识的实用性,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与之对应,还有一种微课,叫知识微课,也就是讲解各种知识点的微课。
从学习效率来看,知识微课很有价值。
但从学习效果来看,知识微课则面临很多挑战。
比如它没有情境,很难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且脱离了情境,学员也很难应用和转化。
举个例子,
学PPT,你要按照菜单栏一个一个地学功能,估计很快就会被迫放弃。
并且,功能你是学不完的,有些功能就算你学会了,但这辈子你可能都用不上。
但如果你按照场景来,如“做团队介绍时,照片太low怎么办?”
这样你就容易学得下去。
情境微课,它有很多优势。
第一,它对接了业务的痛点,符合改善工作方法和提升绩效的需要,公司肯定支持。
第二,通过聚焦特定情境和问题,借助业务专家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反思总结,能萃取出高价值知识。
第三,因为是工作中真实的场景问题,不需要学员再去摸索,就可以直接模仿使用,易于落地。
第四,情景微课需要多个业务专家,结合实战经验共同讨论,萃取出关键知识、梳理出方法论。
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专家的辅导能力和系统化思维能力,他在职场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总的来说,知识微课,可以由行业的专家进行开发,而在企业里,情境微课,会更有价值。
第二,情境微课开发四步法
情境微课开发,
属于课程开发的一类,其逻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在某些节点上,文德老师带给我很多启发,我们逐个来看。
情境微课开发四步法,分为聚焦情境、萃取知识、设计大纲和开发课件。
第一步,聚焦情境
聚焦情境,由三步完成。
1、选择方向。
这至关重要,需要和业务部门领导一起商定,培训要助力于解决业务问题。
可以考虑新(新产品、新业务)、关(关键人群、关键流程)、痛(瓶颈工序改善、常见故障处理)。
2、规划情境。
规划情境的方法,还是在我们工作流的节点。
比如销售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获得客户阶段、建立联系阶段、推荐方案阶段和实施阶段。
那每个阶段的典型挑战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要规划的情境。
3、定义情境。
定义情境是对“选定的情境”进一步的描述,确定情境的边界条件、基本工作过程及成果要求,用来服务后续的素材收集与知识萃取。
具体分为“输入-加工-输出”,重点在输入和输出。
输入,就是确定任务边界条件和复杂度。
输出,就是确定任务结果评价标准。
而中间的加工,颗粒度可以粗一些,大体步骤就好,具体的内容,可以在后续步骤里进行细分。
第二步,萃取知识
萃取知识,由四步构成。
1、收集素材。
收集以往的资料,像原有的课件、案例资料、业务资料和相关的书籍论文等。
2、讨论挑战。
既可以选择正面冠军事件,也可以选择负面事件。
冠军事件是难点,完成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环节。
而反面事件是痛点,易出现的低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
这些挑战,是我们萃取知识的最好抓手。
3、分析个案。
不管是冠军事件,还是负面事件。
最重要的是分析。
他们是如何做的,进行行为分析,
他们是如何想的,进行认知分析。
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真实还原过程,比较推荐的,是按照STAR法进行真实还原(背景、任务+挑战、行动+思考、结果+影响)。
4、提炼知识。
通过挑战分析和个案分析,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这还是比较零散的知识。
提炼知识要做的,就是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并进行可视化呈现,和形成口诀等。
如任务的难点和关键点,新手常犯的错误等等。
第三步,设计大纲
设计大纲,要从四个方面去做。
1、勾(兴趣)
微课,一般是在空余时间学习。
要跟游戏、微信进行精力的抢夺,这谈何容易。
如何勾引起学员的兴趣,非常重要。
可以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标题,精心设计开场的活动,介绍课程的价值等,这些都有助于吸引学员,愿意听,且听得下去。
2、学(方法)
没有教学设计经验的人会说,直接上干货。
但从大脑的信息接收机制来讲,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转移知识。
从案例、故事、活动进行导入,然后小组讨论分享,讲师点评,再带出知识点。
悄然间,完成知识转移,五星教学就是这么好用。
只是被微课的形式所限,有些步骤只能简化。
3、练(本领)
技能,光听是没用的,必须要通过练习才能掌握。
操作类的需要实操练习,人际类的需要情景模拟,而智慧类的需要示例练习。
你可能会说,对于微课,会很难。
确实难,但至少也可以做个随堂测验嘛。
4、查(收获)
我们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学习中,遗忘是必然的,特征是先快后慢。
而知识掌握的标志,是形成个人版本的理解。
需要我们要及时介入,帮助学员把所学的知识结构化,不仅是记住,而且能理解和应用。
所以我们会在每个小节,带领大家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整理。
第四步,开发课件
这一步,就是将前三步中的成果,转化为具体学习材料的过程。
理逻辑、写脚本、做美化,把它做成PPT、Flash动画或者真人出镜。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手段,创建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课件。
文德老师,专业造诣非常的高,十多年前听他的课时,听得我怀疑人生,专业名词完全听不懂。
所著的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情境微课开发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开发。
也期待与各位分享和讨论情境微课开发案例和实践,一起让学员和组织有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