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由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代表代喜院头上可爱的“小鹿”说开去

由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代表代喜院头上可爱的“小鹿”说开去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1-03-09 16:11 被阅读0次

这两天,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代表代喜院上了热搜,主要是因为他戴的那顶可爱的“小鹿”。

据代喜院介绍,这顶帽子叫密塔哈,是鄂伦春族的民族服饰。过去鄂伦春族是以狩猎为生的民族,而选择狍子作为头饰形象,一方面是因为其在过去是祖先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捕猎过程中,戴着这种帽子能更快吸引动物,从而提高捕猎的效率。在代喜院之前,还有两位代表头顶“小鹿”出现在“两会”现场,分别是2008年的孟松林和2013年的何胜宝。

说到帽子,不只少数民族有。《礼记·问丧·冠义》:“冠,至尊也……礼之始也。”冠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夏商时代,就已建立了最初的冠服制度,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里,就对秦汉时期的“冠制”进行了大篇幅的介绍。“古代的冠和现代的帽子不同。它起初只是加在髻上的发罩,并不盖住整个头顶。我国古代士以上阶层的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而为成人,所以戴冠首先是礼仪上的要求。”

展览从史料中记载的“泰冠”说起。这是一种用竹皮制作的礼冠,因为深受汉高祖刘邦的喜爱,也叫刘氏冠,形制如一长板竖立在头上,用黑色带子固定在颔下。

第二种冠是“帻”。它起初就是包头发的头巾,后来演变成类似便帽之类的样子,到东汉才流行开来,当时身份低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帻。帻分为介帻和平上帻两种。介帻,又叫屋帻,上部呈屋顶型,一般由文职人员所用。平上帻是在顶上覆巾,一般为武职人员所用。

第三种是弁,近似于搭耳帽,也是武职人员戴的。秦代直接在头上戴弁,汉代也有先戴平上帻,上面再戴弁的。

第四种冠是“进贤冠”。一般由汉代文官所戴,冠上有梁,又称梁冠。这种冠在中国服饰史上影响深远,一直到延续到唐宋时期。

第五种是武冠,一看名称就知道是武将和武士们佩戴的。源于赵惠文王,秦灭赵国后,用这种冠赏赐近臣,到汉代时沿用,成为各级武官在朝会、列席等场合所戴的礼冠。

第六种是鹖冠。严格意义上说,它也是武冠的一种。据《汉书》记载,鹖是一种勇猛好战的鸟,用它的尾羽,插在冠顶上,表明其威武的形象。

第七种是貂蝉冠。是武冠的最高级别,一般由皇帝的近臣佩戴。这种冠前有金珰、珰上附蝉,一侧簪部有貂尾。这种冠取蝉“居高食洁”和貂“内劲悍而外温润”的意思,表明皇帝的信任。

冠中最高级的是冕,下一期我们再专门介绍。

相关文章

  • 由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代表代喜院头上可爱的“小鹿”说开去

    这两天,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代表代喜院上了热搜,主要是因为他戴的那顶可爱的“小鹿”。 据代喜院介绍,这顶帽子叫密...

  • 由《马说》说开去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哪位古人? 1、韩愈怀才不遇写文章 2、苏秦悬梁刺股苦读书 3、毛遂大胆自荐求重用 4、陶潜...

  • 可爱的小鹿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鹿。 它是一只瓷鹿。那是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爸爸送给我的礼物,以前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故事...

  • 可爱的小鹿

    ——星空 今天小鹿要去他奶奶家,因为他妈妈说他爸爸要去外地了,不能常到奶...

  • 可爱的小鹿

    ——星空 今天小鹿要去他奶奶家,因为他妈妈说他爸爸要去外地了,不能常到奶奶家里去了...

  • 可爱的小鹿

    她幻化成麋鹿, 区别于人间的女巫。 她眷恋着刀俎, 却不得不低头认输。 世间万般无奈皆苦楚, 有心人或可望而退步。...

  • 睡前故事_爱美的梅花鹿

    梅花鹿妈妈有两个可爱的梅花鹿宝宝,哥哥小鹿和妹妹小花,他们一起生活在山坡上的灌木丛里。 哥哥小鹿头上长着两个鹿茸,...

  • 大垛敬老院消防工程接受人大代表监督

    9月5日,大垛镇人大代表来到敬老院,视察敬老院消防工程建设进度,全面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

  • 可爱的小鹿先生

    狐狸小姐笑着对小鹿先生说,我跳舞也还可以,让我给你舞一曲可以吗? 狮子小姐说,我可以给你唱歌哦,我们搭档这,给小鹿...

  • 随笔丨盲鹿

    文/云端游者 在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鹿,东蹦西跳。 小鹿和鹿妈妈说去小兔家玩耍,鹿妈妈告诉小鹿路上注意安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鄂伦春自治旗人大代表代喜院头上可爱的“小鹿”说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kb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