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咨询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已经提了离职的她,正纠结于是否接受已经拿到手的offer之一开始工作,原因是那两个offer都不甚满意,她担心接受了以后做不多久就要离开,一切都是浪费时间。
她的纠结自然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一个选择,似乎都面临着太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不可避免。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来询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也不是第一次有来询者有类似的纠结。总有人说,“我希望找到一个适合我的职业方向我再去学习”,“我希望确定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方向我再去努力”,“我觉得如果不是终生从事的方向,现在做什么都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事实真的会是这样吗?不然。
大概是从那部名叫《冈仁波齐》的电影公映开始,我不断地看到有文章中说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把这句话对应到职业生涯的时候,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它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是心灵鸡汤。有一个叫做“能力三核”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能力三核”的长相是这样的,如下图:
这个模型表述的第一层意义是,任何一个人的能力,或者一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都包括了三个部分:专业知识、技能、才干。
专业知识是指一个专业领域中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掌握并能运用某技术的能力;而才干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天生的特殊能力。
举例来说,作为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我懂得进行职业规划必须要掌握的那些理论、知道解决不同的职业困惑需要应用到什么理论和工具,这是专业知识;而在实际的咨询当中,我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和工具去解决来询者的问题,这是技能;如果在咨询过程中,我比别人更快地理解来询者、更敏锐地洞察来询者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用其它方式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这就是才干。
再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名销售员,他了解关于他的产品的所有特点特性用途,这是知识;他能够清楚介绍他的产品,甚至能够问出恰当的开放式问题来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这是技能;而他如果能够觉察到每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刻,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推动潜在客户掏钱购买,这是才干。
弄清楚了三个词语的概念,你就会发现除了一些极为精专的领域,大部分专业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快速获得的,这些知识可能学得快也忘得快,比如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那些书本的知识;技能是需要经过一些时间的练习或实践积累得到的,但一旦习得也不那么容易丢掉,比如骑自行车;而才干,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可能是长期刻意训练才养成的,一旦拥有,几乎可以陪伴我们终生,比如对人的洞察力。
所以,“能力三核”模型所表达的第二层意义是技能和才干是比专业知识更为核心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工作了一些年头想要转行,并非不可能,如果你做了决定要转到另外的领域发展,你也决非真正从零开始,因为你前些年所积累下来的技能和才干,就算不是全部,也必然有一些是可以带到下一份工作当中去的。
关于这一问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培训当中老师所给的一个例子:一个消防员想要转型去做风险投资经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职业——老师说,这两份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有一些其实是相通的,他们都需要快速对风险做出判断和评估的能力……
这个事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它足以说明你之前的工作,和你以后想要进行的事业,并非完全没有关系,做好当下可以触及的即便不是终生职业的工作,也决不会是白费力气。就拿我自己来说,在工作了十几年以后方才发现和开始从事我喜欢的生涯规划咨询的工作,其实之前十几年的跨行业、跨地域、跨岗位的“折腾”正好给我提供了今天对于职场的多元化了解的基础,多年里与公司各个层级、公司外各种组织皆有沟通协调的经验也正好让我今天面对各个渠道、各行各业而来的陌生来询者都能从容不迫,快速成为他们的工作同盟。
而作为职场的新人,哪怕你现在不知道你手中的工作你会做多久,哪怕你不知道你钟情的事业何时来到你的身旁,你在任何一份工作中都可以锻炼的执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任务管理能力等等等等,在以后都能跟随你驰骋任一战场。
回到前面那个女孩的纠结——其实不管是不是接受目前并不那么令人满意的offer,不管接受了这个offer以后能工作多久,它的影响可能都不如想象中那么严重。说到底,每一次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它只是我们基于当下所拥有的资源、当下我们所处的情境下所做出的可能最适合我们的抉择。所以,比纠结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做了选择之后,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我们如何利用这个选择带给我们的价值,去服务于我们最终的目标。
所以,人生真的没有白走的路,每段路程都是我们去往终点的路径,重要的是——你不能停止思考,你要明白哪些是你需要在这段路上刻意练习、受益一生的能力;你不要停止探索,你要寻找哪些是你可能更为情有所钟的方向;你不要停止前进,你要知道唯有不断前行,你才能到达想去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