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第30天

作者: 晴朗的天空1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16:04 被阅读0次

昔有群贼,共行劫盗,多取财物,即共分之。等以为分,唯有鹿野钦婆罗色不纯好,以为下分,与最劣者。下劣者得之恚恨,谓呼大失。至城卖之,诸贵长者多与其价,一人所得,倍于众伴,方乃欢喜,踊悦无量。犹如世人,不知布施有报无报,而行少施,得生天上,受无量乐。方更悔恨,悔不广施。如钦婆罗后得大价,乃生欢喜。施亦如是,少作多得,尔乃自庆,恨不益为。

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我们只需尽力做好就行。

昔有一猕猴,持一把豆,误落一豆在地,便舍手中豆,欲觅其一。未得一豆,先所舍者,鸡鸭食尽。凡夫出家,亦复如是。初毁一戒,而不能悔。以不悔故,放逸滋蔓,一切都舍。如彼猕猴,失其一豆,一切都弃。

对于已经失去的东西,如果不能及时放下,很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损失。

昔有一人,在路而行,道中得一金鼠狼,心生喜踊,持置怀中,涉道而进。至水欲渡,脱衣置地,寻时金鼠变为毒蛇。此人深思:“宁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心至冥感,还化为金。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复取毒蛇,内着怀里,即为毒蛇之所蜇螫,丧身殒命。世间愚人,亦复如是。见善获利,内无真心,但为利养,来附于法,命终之后,堕于恶处。如捉毒蛇,被螫而死。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多行善事,世问上的美好才会与你不期而至。

相关文章

  • 百喻经

    《百喻经》曾经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部佛经。他说:“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佛藏中...

  • 《百喻经》

    从前有个愚笨的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招待他吃饭,他嫌菜肴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就为他加了些盐。加盐后菜肴变得味美,...

  • 《百喻经》

    《奴守门喻》 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知道变通。做事情时候,更是要能洞悉原委真相,把握根本症结所在,入场才能对...

  • 《百喻经》

    《二子分财喻》 我们知道这位大臣的两个儿子的确笨得可以,他们竟然为了把财产分得平均,听从愚蠢老人的意见,把所有的瓮...

  • 《百喻经》

    譬如有蛇,尾与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走。放尾在前,即堕火...

  • 《百喻经》水火喻

    (二五)水火喻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

  • 《百喻经》第17天

    譬如野干,在于树下,风吹枝折,堕其脊上。即便闭目,不欲看树。舍弃而走,到于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来。遥见风吹大树,枝...

  • 《百喻经》第4天

    叹父德行喻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

  • 《百喻经》第14天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墻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言:“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田稻谷釴水...

  • 《百喻经》第16天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喻经》第30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i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