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相知相守 又彼此独立
1.原诗赏析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象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象刀,象剑,
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2.作者简介及作品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77年,舒婷生于1952年,当时25岁。舒婷原名龚佩瑜,福建晋江人。1964年,就读于厦门一中;1969年“上山下乡”到闽西山区插队;1972年,回城。至少从2008年开始,任厦门市文联主席,现在仍在担任该职位。
关于厦门。2008年,她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表示,“地缘对于作家的影响与生俱来,不容否认。好像胎记,不管别人能不能看得见,也不用经常伸手去确定,它终生都在自己屁股上。”“到过鼓浪屿的朋友总是感慨着下结论:‘这样的地方就应该出诗人。’人们形容土壤肥沃时,常说‘插一根木棍就能生根开花’,我不就是那一根幸运的木棍吗?”
关于“舒婷”这个名字。她出生时,其祖父按族谱,她是“佩”字辈,故为她取名“龚佩瑜”。舒婷在上幼儿园时,她妈妈觉得这个名字不谐音,于是改名为龚舒婷。1977年,《诗刊》刊用她的第一首诗《致橡树》时沿用“舒婷”,如此舒婷便成了她的笔名。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据舒婷回忆,“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
福建有位归侨老诗人蔡其骄,曾经在写作上给予舒婷很大帮助。1975年,这位老诗人到鼓浪屿作客。
有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骄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
蔡其骄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
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骄,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由此可见,这首诗可算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老这个说法不能算启发,而是激发,至少刺激了青年舒婷的敏感神经。
3.作品赏析
好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通篇读下来也确实像说的爱情,但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从创作背景看,的确不是爱情诗,而是为了回应蔡老的大男子主义。可以想象,当年年轻的舒婷,作为一个文艺女青年,可能平时也对爱情文学很感兴趣,受女性解放思想影响,想表达女性独立的观点,但运用了一些爱情的语言。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首诗当作诗人的爱情宣言。
这首诗开篇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地位来满足自己的虚荣;也不想只是生活对方的荫蔽下,过单调而重复的日子。作为女性,她认为体贴和温柔是必须的,但不能仅止于此;她觉得可以衬托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但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为了对方,自己应有“日光”般的温暖,应像“春雨”润物无声。但这些,她仍觉得:“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达、大声地宣布:她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而且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且要平等地立于天地间。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理想爱情中的男女的关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心有灵犀,情意相通。诗人借木棉之口,表达了对自己和对方的看法:“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又象英勇的火炬。”显然,双方各具特色,也各有擅长。她接着以“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和“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表达出真正的爱情应当同甘共苦的信念。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终身相依”。“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诗人认为:爱情,不仅是喜欢对方外在的“伟岸的身躯”,而是完全接受对方的立场、地位和处境,既有情感上的包容,也有精神上的融通,“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诗中的橡木和木棉被诗人抽象出来。木棉可以理解成亦柔亦刚、追求独立平等的现代女性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橡树则展示了一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故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舒婷曾说,“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
4.感触
天地生人,男女有别。男女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婚姻关系。
现代社会,家庭的基础是夫妻关系。《婚姻法》第三章家庭关系,先讲夫妻关系,再论父母与子女,就是这一观点的体现。可以说,男女婚姻,产生新家庭,进而生儿育女,才有了新的父母与子女关系。
这与中国高举孝道的文化传统是有很大出入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是以男人为中心的父子、兄弟、子女、夫妻、兄妹等关系,所以强调对老人的孝。家中老人地位很高,像《红楼梦》中的贾母,为一家之主。所以,才有孝顺、听话。孝顺,孝者,顺也,就是顺着老人的心意。听话,听谁的话?听长辈的话。所以,才有“父母在,不远游”。
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看这首诗,诗人在40多年前,可以写出这种阐发女性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诗句,确实是开风气之先。诗中描绘的男女之间的关系极为理想化、极为美好,即使现在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很深入人心,依旧难以达到那种状态。
我非常认可诗人关于男女平等的观点,最大的平等应该是精神上的平等,而这种平等体现在方方面面。
比如,关于抚养孩子的问题,女性确实投入精力更多,特别是在哺乳期。即使再男女平等,也不可能男的去生养孩子。这就需要正视这种现实,充分认可并理解女性的付出,多在精神上抚慰。
再比如,关于工作的问题。我理解,男女平等,并不是所有的工作,只要男的能做,女的也可以做了,就是平等了。而应该是,女的有可以做一个工作的权利,也有可以不做一个工作的自由。
再比如,关于家务问题。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家务基本都是女性全包。现在,夫妻双方都上班,自然是谁有空谁做,都没空就找时间一起做。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其实,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分工合作好了,收拾利索了,也能增进夫妻感情呢。这种生活中的小浪漫、小确幸,比诗和远方更持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