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德州巡行,又遇怪事一桩。
时值深夜,路上车人稀少。紧邻或间隔不远的烧烤店,在此刻的街头独领风骚。一眼望去,招牌灯光闪烁,桌档食客喧嚣。猛然间,我发现道路中间的黄色双实线处,零星停放着一些私家车!
这是什么操作?路边不让停?那路中间就更不允许了!是交警压根儿不管,还是半夜就默许这样?一系列问题从脑海里冒出来,费解之下,令我只能对德州的交通治理心存贬鄙。
宁津,一座有历史的小城。只可惜我仅留宿一晚,没机会好好领略文化遗存与风土人情。
据网上资料,当地特色美食归结为“三大传统名吃”——长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驴肉。从德州乘客车抵达宁津已是下午,包子面条适合早餐,一起来的同事又不吃驴肉,最后选择了当地人偏爱的另一种美食---干锅鸡胗。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edcf2fc07a91429a.jpg)
两个东北老爷们儿出门在外,晚饭高低也要小酌一番。早就注意到山东各地都有“古贝春”酒的广告,来到它的产地德州正好品尝一下。与同样38度的国缘(对开)相比,口感上着实差了些,这可能是价位悬殊所致。当然,这并不影响酒兴,第二天头也不疼。
十点多步行回酒店,夜已深天更凉快。索性在路过的小广场走上两圈,既为散酒消食,又可体察民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777d091c3b6fb1bb.jpg)
昨天至今,对宁津小城印象不坏。尤其看到当地人民生活节奏舒缓、心情安逸,更对“实木家具之乡”增添好感。
上午拜访的新华书店W总,不出意料地展现着山东人特有的朴实与直爽。尽管是短短二十分钟的交流,尽管宁津中学俄语生数量有限,我们依然认为前景可期,不虚此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d48f80704be4d2a0.jpg)
告别宁津,依旧乘客车返回德州。接下来的这段旅程,实情远比预想还艰辛。
在德州站新站厅静候了两个小时后,鱼贯登上了提前抵达的Z178次(哈尔滨西-杭州)列车。出差省外并盘桓多日后,碰巧撞见家乡始发的车次与乘客,不由地萌生“他乡遇故知”的感慨。
然而,车厢内的闷热与吵闹令人意想不到,直快的乘坐环境并不友好。很久没有买卧铺出行了,没开空调(也可能风量太小)反而不如我后来乘坐的5019次(烟台-菏泽)列车凉快。
友情提示一下,陪伴老幼出行或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若非别无选择,千万不要轻易决定在兖州站这类老旧车站换乘。从出站到上楼候车,全程无扶梯可乘,让最近臂膀劳损的我颇为不便。
从身边形形色色的男女大学生脸上,我俨然看到了放假的喜悦与回家的欣怡。
暑期来了,热浪随之袭涌。今天,顶着37℃高温,从冀鲁交界辗转鲁西南的公(路)铁(路)连乘之旅,不说终生难忘,恐怕也铭刻至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