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速度就造就了成功,没有速度就没有成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闭幕当天,江苏电视台要发布一个新闻综述。
新闻综述一要求快,二要求配七千多字的稿件,在这份苦差事面前,几乎人人都避而远之,孟非却是二话不说,回家就直接熬通宵赶稿子,一口气写了20多页上交,震惊了台里所有人。
应该说,孟非用“成稿速度”为自己赢得了赞誉,在逆袭之路上迈进了一步。
其实,“早点写、快完成、别拖延、早交稿”,是每个提笔书写者的心愿,谁都想早点完成任务,早点把憋了一肚子的话写出来,但却少有人能够做到“快”。
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怎么做。
多篇百万级刷屏爆文作者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中说:
我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但在写作这件事上,我有一套方法,让我过去三年写了超过300万字,如今写作速度越来越快,一天一万字是常有的事。
到底有什么好方法?
01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人拖着不写,是因为一直在构思,想在动笔写之前,把怎么写,写什么,弄得明明白白之后再写,一动笔就能够一气呵成。
其实,这只是个美好的愿景。
粥左罗写了300万字,都做不到如此。
所以写作千万不要抱有完美倾向,切记书中这句话:写完之前,完成最重要;写完后,完美最重要。
有了想法,有了框架,就立刻转变成文字,先快速定稿,初稿完成后,压力就小了,之后再修改完善。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反复修改近200遍才最后付印;
歌德写《浮士德》前前后后花了近40年,修改无数次,终成经典。
所以,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先完成再完美,是提高成稿速度的第一关。
02明确截至时间
一件事如果没有截至日期,没有最后期限,没有非做不可的理由,就很容易拖延。
除去可有可无、可快可慢的自嗨写作不说,就是那些任务性的、与己有关的“述职报告”,很多人都是一拖再拖;
反之,如果有了明确的截稿时间,如“周四10点前必须完成,逾期不收”,那情况一定会有所改观,因为有了明确的截至时间,就有了紧迫感,想方设法也要完成。
著名主持人鲁豫就坦言,自己在创作《还是要相信》时,因为每周都要交稿,因而她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候机时,在家里还是在酒店里,都抓紧一切时间,保证按时交稿。
所以,为自己的写作定一个截至时间,是提高成稿速度的第二关。
03减少外部干扰和诱惑
有了心态,有了截稿时间,一旦动笔,就要确保专心致志。
写作期间,一定会有各种外部干扰会出现,如接听电话、回复信息、临时外出、朋友要求帮忙等,对于这些拖延写作速度的干扰因素,要学会处理。
以上所有的干扰因素里,最常见的就是手机了,只要打开了手机屏,信息就无时无处不在,就会有做不完的各种交流。
分享我一位好友的做法,她购买了一个电源定时器,每天晚上10点,电源定时器就启动,切断家里路由器的电源,没有了网络,家人们不再看电视、看手机了,都洗洗睡了,她则开始了心无旁骛地码字。
所以,如果不能抵制诱惑,那就动些脑筋,采用物理隔离方法,这是提高成稿速度的第三关。
04借外部监督,倒逼行动
公开写作,分享作品,是有力量的。
每个人都会非常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愿意把最美的一面留给他人,得到外部肯定的评价,这就和宅家邋里邋遢,出门体体面面一个道理。
在公开 场合发一发自己的写作计划,不论是在朋友圈、公司群、学习群,还是发到公众号、百家、头条、简书等,都会有一些来自外部的压力,这些压力可以化成动力,让自己用更认真的态度对待写作这件事,从而保证写作的速度。
所以,借助外部监督,倒逼自己的行动力,这是提高完稿速度的第四关。
综上所述,提高完稿速度是有技可寻的,心理上要认可“完成比完美重要”,写稿前明确截止时间,写稿时专心致志,实施时借助监督力量,四措并举,一定可以解决“拖稿”顽疾。
试试吧!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