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上要画上句号,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就是过年的大戏也即将再度上演。虽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年也没了大家口中所说的年味,但那种浓浓的仪式感还是在的。
说起过年,我的感受有点特殊,甚至不想提及。那时过年,可比现在有年气儿,那时候条件不好,缺吃少穿,到了过年才能吃上好的,穿件新衣服,大家都期盼着过年那几天。年到了,每家张灯结彩,把一年的好心情全部在过年这几天释放。
年前,全家都努力准备着,做着新衣、准备年货,多远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走亲访友,温情暖暖。而我不盼着过年,那种感觉让吃好的,穿新衣的味道变得另类,我当时还有点消化不了。我对过年的态度是消极的,逃避的,甚至不想过年。
父亲再婚,为了家庭的和睦,我被寄养在姑姑家。我成了孤家寡人,越是全家团圆的时候,我越是被孤立着。那时候,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谁家也没有余粮,更别提好吃的了。小学,是在大姑家;五年级以后,就住在二姑家,再后来就谁家能容下我,有好吃的,我就赖着脸皮去谁家。
我初中学校离得远,就选择了住校。上学的时候,和别的同学没啥差别,都是吃食堂。最难的时候,也是最怕放假,特别是放寒假,因为寒假有一个节日就是过年。大家因为放假,回到温馨的家而欢欣雀跃,我却因为放假回家,无处安放自己而发愁,过年的新衣没着落,过年去谁家搭伙混过去?暑假好说,可以找个地方呆着,总是好对付一点。寒假真的难,春节到处都放假,哪哪也没处待,还必须非常有仪式感的演一场团圆的戏,这让我很头疼。
高中之前,每年过年我总是赖在我二姑家过年。二姑婆家是农村的,他们平时在县城上班,就在县城安了一个家。每逢过年,家里顶梁柱的二姑,总是提前一周就要回到农村老家,开始蒸炸烹煮。我放寒假就回到二姑家,刚开始还好点,但是到了年前那一个礼拜,看着二姑全家不断收拾,拿着回家的物品,对年的期盼,我真的很羡慕,很羡慕。
那几年,我喜欢吃饺子,但不喜欢吃除夕的饺子。那时候手真的很笨,平时住校,很少做饭。那时候,条件不好,一年吃饺子的次数很有限,包饺子这活儿我沾不上边。到了除夕,我成为寄住在二姑家的孤家寡人,没人给我包饺子,需要我奇迹般的掌握这项技能。气氛使然,我完全提不起吃饺子的兴致。
二姑总是提前一个星期就回农村老家过年,那时候还没有冰箱,二姑总是给我准备好食材,让我自己动手调馅儿、包饺子。躲避和懒主宰着我,不喜欢包饺子,更不想吃孤独的除夕饺子。二姑说图个吉利,别人吃你也得吃,包好包赖,必须吃上除夕的饭。我被迫备馅、和面、包饺子。这顿饭做的不容易,不是馅咸了,就是面硬了包不住,总之包出来的饺子不像个样子。
直到我上班以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我有了自己的单身宿舍,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占据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上,成为自己的霸主,关键我上班了,超市里可以买到速冻饺子,再也不用为过年包饺子的事挠头,过年也和大家的过年相似了几分,我也开始积极准备过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