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儒学最根本的一个精神——有经有权。经,就是原则;权,就是权变。
经权,就像河中行舟,不靠两岸行中间是为经,是为执中,但是河流本身情况复杂多变,河有宽窄,也有弯曲,还有暗礁,如果盯着当下设定的河之中间,直线前行,那就失去了权变,是为执一。
孔子不愿著书立说的原因很大是因为他自己明白他的教导很多是根据实际情况得到的,如果把当时的言论落下,日久之后人很容易奉为教条主义,而不知权变,反而有害。
儒学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近现代中国人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了九霄云外,只知道死守古人在千百年前立下的规矩,却丢掉了“通权达变”的精神,所以才会导致20世纪的打倒“孔家店”。直到20世纪90年代,许多中国人面对严峻的现实,才逐渐意识到,把儒家思想完全抛弃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错误,遂开始了复兴儒学的行动。
要让儒学复活并作用于当下,我们就要具备返本开新、“通权达变”的智慧。
用冯友兰的说法,就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照着说”,而要“接着说”。
“照着说”是原原本本按照古人的意思说,顶多就是注释、翻译加点评,没有任何新东西;“接着说”则是首先准确把握古人的精神,然后接着这种精神往下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以期解决新的时代问题和人心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