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徽州,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那一幢幢白墙黛瓦,仿佛一幅幅黑白水墨画,执笔绘丹青。撑着油纸伞,闲踏在那青石小巷之中,感受着散发着水乡韵味的江南。
每次坐火车,都会在徽州这片土地上从南到北的走一遍,透过窗外,仍觉得这是百看不厌的景色。沿途的风景仿佛电影里的默片一般,一帧帧从眼睛里划过。亲启这里的年轮,夹杂着秋日的私语,每一秒都不想错过。走下火车,我只是这大自然中的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群山环绕,金乌璀璨,微风如熏,再一抬头,我已迷失在这无边的江南之中。
三秋时节,正是现在所经历的,看着金色阳光缓缓的洒向透明的玻璃,折射到我的镜片,那一瞬间的熠熠生辉,闪烁到眼睛的瞳孔,那是任何照片都拍摄不出的,只能深深映在脑海里。眼尾处不断地略过草木皆为金色的大地,不远就看到错落在那里的几处白墙黛瓦的屋子,再细看,还有炊烟几缕,相比起城市里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这里的景致更体现出徽派建筑里那种古韵悠长。
而今我就坐落在这片古老的区域上,在徽州折射出的一隅天地,——黄山。初来黄山时,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具特色的徽州建筑,黑白映辉的马头墙,剔红为花的木雕。其精湛程度,以至于每看一次都惊叹于设计师的创意与雕工。能屹立于这千百年来,素雅中不失大气,古朴中不失惊艳。如果有人问我何为中式建筑?我第一个反应该就是徽派吧。它是承载中国千年的智慧,也体现出中国千年的风雅。
每当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下,看到一排排层叠有序的飞檐翘角,总认为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它与我眼前的这片苍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初是惊鸿一瞥,久看仍是意犹未尽,傍水而生的亭、台、楼、阁与树影相交融,仿佛一位清浅隽永的小城姑娘,这就是我模样中的姑娘呀!而我能做的就是走进这幅画中,沉醉在她的怀抱中。
穿过金天的十月,道路两旁的木樨纷纷簇聚而开,空气中都弥漫着清甜清甜的气息,仿佛棉花糖一般,让人不住的想要一口吃掉,却又怎么都吃不完。来到古村落的西递宏村,像是还原了历史的写照,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古朴气息,脑海里面不断地回荡着一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走遍大江南北的情况下,发现只有徽州这片土壤最为应景,潺潺的流水声,微风抚过,在这片吹皱的渌水上,斑嘴鸭成群的从水塘中渡来渡去,夕阳几点的余温将池塘泼成了金色,水中倒影人间的白墙黛瓦,青山碧水,集天地精华于一处。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看着满眼的檐廊古韵,剔石为画,游走在这九瞿三市之中,看着人潮人往,花开花谢,不负韶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