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问我:你最看重一个人的品质是什么?
我想了想说:独立思考。
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不过你知道独立思考最关键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思考,是真的比较客观的独立思考,还是陷入自己的狭隘意识层面?
有的人越“独立思考”越偏激。
原因就是,他把他的“执”当做了独立思考。
我告诉我大家一个事实: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人的个体不同,时间和空间不同,“答案”不会完全相同的。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在“矛盾”的情况中,自洽的为人处事。
这个“矛盾”不是指主观上的,而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体二相的,这是规律。
所以,当你觉得一件事很矛盾的时候,不用纠结,因为矛盾是个客观存在的。
如果你功力深厚,也可以把这个“矛盾”内化掉。
我们这辈子会有很多机会,但是每个机会时机很重要,如果你错过了,很可能就没有了,无论是人还是事。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独立思考,给大家一个方向:小事用脑,大事从心。
今天看到一个视频,企业家马方说:为什么一个人温柔、安静很可贵?你以为很简单的东西,事实上,每一个形容词都比漂亮、高学历、有钱这些形容词更稀缺。
就像“情绪稳定”这个词。
很多人也会觉得,这不是很简单吗?凡事看开一点就行了。
哪有这么简单,我还算一个比较情绪稳定的人,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我也会有情绪的起伏,只是能够影响我这样的人和事比较少,而且,做到情绪稳定并不是你看开了多少事,而是取决于你的思维层次。
我原以为情绪稳定是相当一部分人具备的品质,后来我慢慢发现,并不是这样,能够做到情绪稳定的人是比较少的,而且,人的情绪稳定并不是你一开始就能够看到的,是需要相处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因为很多人会伪装。
那么,独立思考呢?
很多人也会觉得很简单。
其实,这个更难。
暂且不说独立思考会让人痛苦,单说独立思考中最关键的那点:
开放心态。
这就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
我说的是无法做到,而不是说不认可。
开放心态对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很多人是赞成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能够做到,并不代表他们真的愿意去做。
为什么?
因为开放心态,很多时候是与自己固有思想相互冲突的,这时候需要自己从事物的本质、规律层次去分析、探索。
《道德经》:
挫其锐,和其光,解其纷,同其尘。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和光同尘”的过程是需要更高维的智慧。
思想、观念的冲突对一个人的重塑是深刻的,有的人表面上是一脸平静,但是你根本就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精神、思想上的磨砺。
很多人的感受是:一个人越活越固执,其实,这是人对自我认知体系和安全感的一种保护。
而那些敢于独立思考,勇于保持开放心态的人,他们把自己的内心和思维打开,敢于接受好的、坏的、有利的、不利的信息。
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乎的事情很少。
当一个人在乎的事情很少的时候,他会越来越单纯,越来越纯粹,越来越真实。
与天地共情,看万物生动。
余不知有执,不知有贪,不知有妄,不知有前后高下,不知有名,不知无名。身边之事,尽意来去,随意停驻,无有分别,是故不知有偏执之苦,不知有贪欲之劳,心无所念,唯有劳而作。是以故,虽心定神闲,然心有不知,虽有意之自然,然心有不知,虽有行之敏,然以其为常。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明,如是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