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来说,人的衰老,其实就是细胞不断分裂的过程。
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越快分裂的细胞,越快衰老。
从整体来看,人体细胞分裂越快,越容易衰老。
生长激素少的人,他们细胞分裂比一般人缓慢,衰老过程比一般人也慢。
而且,由于新细胞的产生缓慢,我们的身体会将能量转向另外的用途:
修复受损细胞,而且会修复损伤的DNA,而修复损伤的DNA,它可以预防癌症的产生。
癌症就是因为细胞DNA受损,导致复制异常,进而产生出了疯狂分裂的细胞。
因此说,IGF-1的减少,会让人不仅衰老缓慢,而且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那么,这跟饮食有关系吗?
当然有,从莱伦氏综合症患者的例子,我们可以反推出正常人的情况:
我们吃饭的作用,就是为身体提供能量,身体的能量,主要是用来维持细胞的分裂。
吃得越多,蛋白质吸收越多,越会刺激IGF-1的生成和作用。
也就是说,吃得越多,你的身体越有能量,也越有多余的能量全速迈向衰老,乃至疾病和死亡。
(5)
说了那么多,终于到重点部分了,我们应该怎么吃呢?
找了很多资料,我总结了一个“黄金八原则”,你只用看这一个总结,就知道该怎么吃了:
黄金八原则:
1、饿着要比撑着好,瘦的要比胖的好。
这句话是年近90的肿瘤学家孙燕院士说的。实际上你不需要每一顿都吃得那么饱满,每天只吃七分饱就够了。
怎么判断自己吃了七分饱?
那就是按照你自己的用餐规律,如果在两餐之间不需要吃其它东西,一天只需要三餐,那就证明你上一顿吃的是七分饱了。
度的把握,你要自己慢慢尝试、慢慢适应。
2、适当饮食的开始,是减少一口。
怎么锻炼自己吃七分饱?
那就是从减少一口开始。
什么叫一口呢?
比如说,八粒开心果是一口,十粒花生米,也是一口,吃饺子,半只饺子就是一口。
如果你吃什么都注意少吃一口,你吃什么都无所谓。
就像年近90岁的中南海门诊部主任王敏清医生说的:“不要愧对自己的嘴。
”爱吃肉就吃肉,爱喝酒就喝酒。
喜欢吃就吃,吃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每次都少一口,别贪多,吃到七分饱就没问题。
3、晚餐哪怕不吃,也绝对不要吃过饱。
哪怕你午餐无法做到控制,那么请你一定要控制你的晚餐。
美国一位健康专家曾说:“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
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好好对待晚餐的重要性,比你吃什么都重要。
晚餐千万不要吃太晚,在七点之前最有益健康。
因为人体的排钙高峰在晚餐后4、5小时,如果晚餐吃太晚,人睡着的时候,尿液无法排出体外,容易形成结石。
4、多吃素,少吃肉。
国外大学的研究表明:
素食者患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一般人群要低,平均寿命比非素食者要长4到5年。
而且,在非素食者中,红肉消耗量更大的人群,在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癌症致死率的风险更高。
在肉类里,鸡鸭鱼都属于白肉,而猪牛羊都属于红肉,培根、香肠、腊肠等都属于人工肉制品。
因此,多吃素,少吃肉;如果要吃肉,吃白肉比红肉要好,肉制品别吃。
如果觉得自己吃太多肉了,要相应多吃纤维类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因为纤维可以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产生,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5、饭前喝汤,细嚼慢咽。
南方人在吃饭之前,一般会喝一口汤,汤入口腔、食道、胃里,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方便固体食物的进入。
而且,喝汤能够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人的胃部向大脑传达饱胀信息的时间,是二三十分钟。
细嚼慢咽,能够增加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感受,提高饱腹感。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同等的饭量下,细嚼慢咽的人饭后感到饥饿的时间会大大推迟。
6、每天吃够12种食物,每周吃够25种食物。
你不用担心吃得少会对营养摄入有影响,只要你保证自己能够摄入多样的食物。
每天的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白、大豆坚果等,一天吃够12种食物,或者每周吃够25种食物,你的食谱就足够均衡了。
7、拒绝甜品,拒绝零食,拒绝奶茶。
我们写过《奶茶,比毒品更可怕》、《网红食品,比地沟油更可怕》,如果还没有让你足够警醒的话,建议你找来看看。
我们之前说过,如果你在两餐之间不感到肚子饿,你的食量才是适当的。希望你能够锻炼出自己的合适食量。
8、多回家吃饭,少在外野浪。
你永远都不知道外卖、餐厅里的食物,为了做得鲜美吸引,放了多少不该放的东西下去。
能回家吃饭的,尽量回家吃饭。
不能回家吃饭的,尽量选靠谱一点的餐厅吃饭。
有句话说得很好: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所以,在吃饭这种事儿上,不要太用力去吃,更加不要用命去吃,不值得。
因此,不管是谁劝你“多吃点”,你都要清醒地知道:这种爱真的是有毒。
吃得多真的不好,吃得恰当、吃得健康才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