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探究了很久,为什么自己是一个安全感如此不高的人?
甚或在六年前,我就苦思冥想这个问题。
现在终于走了答案。
一个根源来自于婴儿时期我跟照顾者之间的依恋关系,我在婴幼儿期间,父母工作和居住在两地,母亲处于职业进修期,上班忙还有职业培训,我小时候曾经被姥爷,远亲的姐姐,乡下奶奶,比较频繁地更换抚养人。同时,自己很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属于焦虑型,并非安全型。
这第一个有关原生家庭依恋关系的类型分析和相关理论,见诸于很多书籍及教材。
第二个原因,是我多年领悟出来的,这个原因就是源于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规则,尤其是亲近的抚养者在生命的十八年里,在为人做事方面没有建立固定的规则,一个孩子认知的对与错,都基于父母的情绪,而不是规范。推而言之,就如同一个公司里的所有的管理依据是最高领导的情绪好坏,而不是大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
这样的无规则的情形和氛围中,只会产生奴性的孩子,奴性的员工。他们为别人的期待而活,为别人的情绪承担责任,整日忧心忡忡,战战兢兢,又自卑和骄傲。
所以,蒙氏的七大规则是多么重要,“请归位,请不要打扰别人,你可以拒绝别人,也可以接受别人的拒绝。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请等待。 粗鲁粗野的行为不可有。做错事,要道歉。”
这些基本的重要的规则,在婴幼儿胚胎期就被建立,两陪伴孩子漫长的一生。建立内在人格,自信和安全。成为做人做事的自由和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