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路辗转奔波,飞机来回依然是翻翻书发发呆。《管理的常识》阅读效率始终还是提不起来,也许是心中的迷雾让自己时不时陷入思考。但带着问题阅读还是可以解开心中的迷惑,让自己不再纠结于左右摇摆的观点对错。
受限于文字理解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很多章节只读一遍不够,只有边阅读边理解边思考,再不停反复,跟工作中遇见的现象联系起来往往也会“豁然开朗”,是不是真理解了也不一定,但至少距离“真相”会近一步。这是纠偏或者坚定认知的一个过程,甚至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突破迷雾之后就会形成阅历和经验。
看到的观点如果跟实际工作中的现象匹配,基本判断符合常识,不会产生更多的联想。但如果实际工作中的现象跟书中的观点是偏离的或者背道而驰,那就需要分析与思考:是否发生了与常识不符的事情?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
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如果通过这些不好的现象分析,能够建立自己正确的认知,那就变成了好事。
先从工作中的几个实际案例说起:
案例一:某部门经理A,给老板诉说家庭的困难和工作的辛苦,每天早出晚归“兢兢业业”在公司工作十几年。老板善意大发,授意多发奖金多照顾给予安慰。实际情况是A的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与承担的职责和岗位不匹配,工作是别人的,功劳是自己的,加班也不知道在干啥。
案例二:某部门领导C,上班时间不知身在何处,业绩不佳却自认为贡献远大于回报,眼中谁谁都是SB,重个人利益且负能量满满的短期投机者。老板意识到问题,但又担心降职不好管理,还怕影响业务,所以在干部调整任命中不降反升。
案例三:为明确领导责任,公司根据专业方向重新进行了责权利分配,X线由C负责,Y线由D负责,Z线由E负责。但由于C无法全盘把握X线,又让D负责X线的一部分。D同时承担X线的一部分责任,但却没有X线的相应权利。
案例四:上篇文章提到过,当前定义的组织管理=会议组织管理,老板对所谓的管理者的要求是听汇报下要求。“文山会海”就此形成,这里就不再赘述。
再看看《管理的常识》陈春花倡导的三个管理观:
第一,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企业的绩效包含着效益和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
1. 苦劳不能当作功劳。但很多人的衡量标准是他的付出,而不是付出的效果,所以往往是有苦劳的人得到肯定,熬年头的人得到重用。真相是只有功劳才会产生绩效,苦劳不产生绩效。
2. 态度不代表能力。过多关注态度,会导致组织中能干的人干死,不能干的人活得很好。真相是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3. 才干与品德两位一体。德才兼备的人越多企业越幸运,但事实是我们面对的下属一定不是德才兼备的,评价时应注重才干多于品德才是结果导向。真相是才干才产生绩效,品德需要转化为才干才会产生绩效。
品德的评价只能用行为学和经济学来评价,经济学上看人是自私贪婪的,行为学上看人是懒惰的。品德不好的人会对组织和社会可能会带来较大伤害,这就要靠管理制度来约束。就像遵守交通规则不分好人和坏人,坏人也得遵守,因为有处罚机制在这里。
但在两种情况下却必须强调以德为先:招聘和选拔,这是一个价值观导向的问题。招聘时宁缺毋滥才能够聚集有理想有抱负的各路英雄豪杰,选拔时德高望重才能够引领团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跟做人道理一样,做长期主义者。
整体上来看,管理只对绩效负责,这是由企业文化决定的。道理很好懂,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上述案例一和案例二是不是就违背里这条常识?情大于法,不会长远。
第二,管理是一种分配。
简单解释,就是我们常说的“责权利”形成等边三角形,只要不是等边,就会出现短板或者资源浪费,至少是不会产生最佳投入产出比,这是由人性决定的。所以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责权利”对等,想想上述案例三,长期以往,最后会出现的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以前也讲过,“管理”的客户是“经营”,只有服务好客户,以客户为中心,才是“管理”的生存之本。
案例四的领导者听汇报下要求,从形式上来看就不是服务,而是控制。人是最不服管的,或者说不喜欢被控制,这也是人性决定的。所以管理要读懂人性,在服务中落实管理也许才是管理的成功之道。
阅读中思考,工作中领悟。虽然迷雾可能不会散,但依稀可以看到迷雾后面的那座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