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怯弱的人如何成大事

怯弱的人如何成大事

作者: 鸿波微澜 | 来源:发表于2017-04-13 21:57 被阅读312次

         近几年比较流行王阳明,曾国藩热好像有点过了,但是昨天听唐浩明的讲座,确实又听出新意了。以前印象中曾国藩是个愚钝之人,但是他“扎硬寨,打死仗”的功夫了得,靠着扎扎实实的苦功夫,成就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事业。这次对他性格的怯弱有了新的认识,理论上讲应该他应该是个唯唯诺诺,平平淡淡之人,没有英雄伟岸之气,但却成就了英雄大事,这实在是令人费解,也是历史有趣的地方,给了资质平平的我们无限希望,愚钝怯弱之人竟也可以是大英雄。

    曾国藩一生信奉他祖父的格言:“男儿一生以懦弱无刚为奇!”,这实在是让现代人大惑不解,不是说要勇敢刚强的吗?不是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吗?犯我族类,虽远必诛,人生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快意恩仇,这算哪门子格言呢?但这确实构成了曾国藩的心理底色,曾国藩是这么听的,也是这么做的,很多地方表现出了比一般人还要怯弱。而且他并不隐晦这一点,他常说自己胆怯薄弱,这也是算光明和磊落,让人心生敬意,做人实在是真诚。

        曾国藩小时候胆子很小,十分怕走夜路,九岁的时候,妈妈给他生了一个弟弟,他特别高兴,父亲问他为什么,他说:“今后就有人陪我走夜路了”。长大以后,甚至终其一生,怯弱都伴随着他。日记中记录了道光27年,在圆明园参加了皇帝组织的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大考,曾国藩参加这场考试,考完以后,发现自己写错了几个字,他非常的恐惧。第二天一早,曾国藩就四处打听,问别人怎么样,日记中可以看出他焦虑不堪,惶惶不可终日。实际上他考的很好,他名列两百人的第九名,已经很好了。写错了几个字,在日记里表现的那么惊恐,说明他内心是很脆弱的,哪有罗胖说的面对时光笃定的样子,哪有每逢大事有静气的气质。

        太平天国起事,朝廷让他去湖南打仗,他一开始并没有答应,都已经写好了推辞的报告,为什么不敢答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于战场的恐惧,一介书生,面对战场,心生恐惧,也实在是正常,哪有历史记录里的英勇,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啊。后来他硬着头皮答应了,但是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他的怯弱之心,时刻都表现出来。就在他打仗的第一年,他曾经因军事失利,两次投河自杀,俗称奔溃了。罗永浩的创业也是好几次都几乎崩溃,但他慢慢熬过来了,看来没有天生的英雄,所谓的英雄不过是被打败后还能坚强的站起来,只要不认输,坚持就还有机会,屡败屡战方是真英雄。一次投湘江,一次投长江,看来老罗比他还是强一点,至少没有投江。

    虽然被救了,他再也没有自杀,但是他的枕头下长期埋着一把宝剑。随时准备,当战争不利,敌人冲进来准备自杀,曾国藩表面看上去刚毅,常说劲气抱于胸而纤毫不露,但是他心里深处是脆弱的,可能经过了绝望的锻炼,他才成就了以后的坚忍,反正他两次跳河是看不出来坚忍,要是当时死了,也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看来还是需要一些运气。接下来的战事对他非常不利,他说他每天生活在荆天棘地之中,他给家人的信里更加坦诚,他说他对眼前的太平军真的没有办法战胜,他完全对战胜太平军抱着一种悲观失望的态度,实在看不出领袖气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相比之下,同是湖南人的毛泽东,豪气磅礴,乐观自信,完全是另外一个极端。

    后来局面困难,朝廷不得不加大对曾国藩的信任度,授予他两江总督的职责,这本是曾国藩很渴望得到的权利,但是他却一再的推辞,他说他面对这样大的权利感到惶恐。联想他一贯内心的怯弱的表现,我们有理由认为他这种推却不是虚伪的。后来他作为剿捻的统帅,节制三省的军力,超越常规的权力,曾国藩同样处于惶恐的状态,他对此推却,他给他弟弟的信中说:“自古高位重权盖无日不在忧患之中,集成败祸福之天也。”高位重权却整天在忧患之中,他告诉他弟弟要谨慎,不能因为高位重权而忘乎所以。从现实来看,曾国藩的这种警惕是多么明智啊,多少高位重权的忘乎所以而晚节不保,由此看来曾国藩的怯弱也是他的有点,至刚非刚,至柔非柔,柔软有时反而更有生命力,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完全是水的至柔智慧。

     他对于外界的批判尤为看重,身为两江统帅的他,对朋友说:“自从咸丰十年掌握兵权以来,一天到晚心存恐惧,最怕人言,近来朝中有御史弹劾我,更使我连做的梦都是令人害怕的,我天天都在担心遇到不测之祸。”看来他的内心确实不强大,甚至没有范冰冰来的爷们,范冰冰说受得了多大诋毁就受得了多大的赞誉,内心非一般的强大。但是在清朝的满人皇帝之下,这种担心也是有必要的,因为皇帝一不高兴,脑袋可是要落地的。

    天津教案之祸,他秉承朝廷的旨意,并依据对实情的调查了解,对教案做出了严惩凶手,赔偿洋人的损失,将有责任的地方官革职流放,其实他的处置没有什么大的不妥,当舆论指责他的时候,他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还说铸此大错,对自己的处置做了否定,远不如和他一起处置的李鸿章,丁日昌的心志坚定。看来曾国藩活的也实在是谨慎痛苦,但成就伟业的人哪一个不是在诋毁和误解中呢,能忍受住就是一个金刚不坏之身了。

    以上种种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曾国藩,他的内心深处明显有着怯弱的成分。他的怯弱可以归结为遗传,少时功名不顺,体质多病,险恶的官场生态,他身处的特殊的位置。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他怯弱的性格的体谅。但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历史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这么一个内心深处有怯弱表现的人,却做成了一桩强大的事业,他最终成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强者。

    使他由弱到强的原因应该是坚定地信念,过人的克制,超强的坚忍。我们从他长期奉行的“扎硬寨,打死仗”,“屡败屡战”“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以及“挺经”中,可以看到他的成功是多么来之不易,这也许是曾国藩留给后人的最大的文化价值。他常说:“是非了然于心而一言不发,劲气常抱于胸而纤毫不露”,正是他不断的修炼,一点都不快意恩仇,但又非常契合他怯弱的性格,也让他在那个乱世能成就事功。他以自己的一生的事功,证明有几分怯弱的人同样可以做大事难事,大可不必因此而自卑自怜,其实内心深处的怯弱感存在于许多人心中,其实优胜劣汰下来的人类大部分都是怯弱的人,勇敢鲁莽的人早就被凶险的大自然淘汰了。怯弱感是人性中的一个方面,也并非全是负面的,他至少可以让人增加几分敬畏心。敬畏舆论,法律,天道,敬畏天地宇宙中的一切自然规律。有了这些敬畏之心,才不会做违反规律的事,在创新奋进的路上不至于有太大的迷雾。曾国藩培养的谦退,克制,谨慎,自律,求缺惜福,功成身退的品质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苦难,正是这些磨练了我们意志,能度的过去,一定是一个好汉,有曾国藩的借鉴,至少知道我们并不孤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怯弱的人如何成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ei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