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了。” 余文远小声说。
林清抬起头,从窗边的座位望向通道终点的门。
那是一个安静的冬日。窗外有细细碎碎的雪花飘在空中,路边高大的树木只剩了干净的树枝,然而阳光一如既往地好。
陆杰的家人出现在门口。
清一色的黑色的衣服。
走在最前面的是陆杰的妈妈。人瘦得厉害,能看得出是在咬着牙强打着精神,脸上能看到因为太用力而绷起的筋。
这是林清第二次见到陆杰妈妈。
第一次是十几年前,在年级主任办公室。陆杰和林清当着双方家长和老师的面,保证断绝早恋关系,划清界限。那时候陆杰妈妈特别年轻。林清记得她很漂亮,浑身上下都是名牌,举止优雅得体,整个人自然地散发着闪耀的光芒。这让林清妈妈愈发局促不安,恼羞成怒地对林清说了很多恶毒的话。年级主任看热闹似地带着嘲讽的笑容,时不时刻薄地插一句。而一向是优等生的陆杰,略显慌张地看了看妈妈,没有站在林清这边。他几次欲言又止,但最后什么也没说。
陆杰的家人落座在第一排。
追悼会正式开始了。
2.
林清从未想过,她第一次看陆杰拍的电影,是在他的追悼会上。
听余文远说,陆杰大学读的电影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做了一名纪录片导演。他导了不少片子,都很小众,关注的是社会底层人的生存境地、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他拍的不错。不少评论都说,对于家境优渥的他来说,能如此深刻地描述底层民生,很是难得。
他最后一部片子,也就是正在播放的这部,是记录自己如何一步步离开人世。
看到镜头里带着胡渣的成年人陆杰,林清感到有些陌生。
3.
林清对陆杰的印象,还完完全全地停留在高中时代。
他们就读的那所私立学校三面环山,面积很大,开设的课程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陆杰从小学开始就在那里就读,林清则是高一才转学进去的。
那所贵族学校学费很高,大部分在那里就读的学生,家里非富即贵。另一部分则是学费减免的教职工子女。
陆杰属于富二代,林清则属于教职工子女。
林清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陆杰的理想型,但那时的陆杰,完完全全就是年少时的林清会喜欢的类型。
瘦高,单眼皮,沉默少言的白衣少年。当时他和他的两个好朋友走在一起,完全是王子和跟班的架势。
呵……他们当时是怎么在一起的呢?
时间太久,都有点记不清了。似乎是转学过来的教职工子女林清受到班上同学排挤,而一向在班上独善其身但又莫名很有威信的公子哥陆杰破天荒地替人出头。
英雄救美过后,两个人看对方的眼神就变得不一样了。
那是他们彼此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所以即便是在教学楼天台背靠背相互依靠着沉默着不说话的时候,也觉得特别美好。
似乎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只要两人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十分欢喜。
林清好像再没那么喜欢过一个人。
所以大概喜欢的时候有多用力,分开的时候就会有多剧烈。
林清记得声明划清界限那天,下了晚自习回宿舍,他们一前一后地走在雪地里。陆杰从后面追上来,想要跟林清解释。林清不听,她痛心的不是年级主任和担心丢掉工作的妈妈说的那些羞辱的关于身份低贱卑微不配那些的话,而是陆杰的没有挺身而出。她奋力甩开他的手,在雪地里痛彻心扉地大哭了一场,然后冷着脸快步离开,把他甩在后面。接下来很多个下自习的夜晚,他们就那样一前一后地沉默地走着。再然后,转过年来,陆杰没来上学,被家人安排出国留学了。
他们自此真的划清了界限,再没见过面,没说过一句话。
甚至连告别也没有。
印象中那个冬天,像林清受了伤的自卑又高傲的自尊心那么寒冷。
长大后的林清柔软了很多,她再没有那么刚烈,那么声嘶力竭过。很多年过去,她发现人生中再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大动干戈。
所以当林清工作之后再和余文远相遇,他坦白当年是他因为喜欢林清所以偷偷跟老师告发的林清和陆杰的时候,林清竟然内心没什么波澜,还调侃他“余总,当年陆杰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吗”。余文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他们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也许年少时那些浓密而热烈的情绪,都隐没在那年簌簌的雪花里了。
4.
陆杰是个好导演。
纪录片的那些镜头里,时光平静地流淌着,有种温暖而平和的力量。有亲友来看他,他们面色悲伤地说着一些自己都不相信的好听的鼓励的话,“马上就好起来了”。“对。” 陆杰笑着应和着。窗外的树慢慢变黄,掉了叶子。漫长的午后,他和妈妈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想回趟国”……阳光在床单上一点点转移。然后,他一天天地虚弱下去,最后已经没有办法下床,吃东西困难,但还坚持每天指导一会后期剪片子。
记录片的最后,穿着病号服的陆杰,瘦骨嶙峋地倚在床头,说:“好像有点不舍得说再见啊。”
长时间的沉默后,陆杰看了看窗外,露出了虚弱的笑容:“下雪了。”眼睛里似乎闪出一点温柔的光芒,说:“ 虽然已经说过一次,但还想再和你说一次…再见。”
屏幕就这样突兀地黑掉了。
房间里压抑的哭声突然放大了,林清看到陆杰妈妈捂住脸,肩膀不停抖动。
余文远试探着递了纸巾过来, 林清摇摇头推开了。
随着人群给陆杰献了花。
他在相框里,还是像从前一样,很安静,不多言。
最后是向家人致哀的环节。
陆杰的家人站在门口,送来追悼陆杰的亲友离开。
林清排着队到了陆杰妈妈面前,握了握她冰凉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低声说:“节哀顺变。”
陆杰妈妈居然一眼认出了林清,脸上挤出了一点笑容:“谢谢你来,林清。”
林清有点惊讶:“阿姨你还记得我。”
陆杰妈妈眨了眨眼睛说:“你们读高中的时候不是在一起过么。”
顿了顿,又说:“关于那件事他一直很自责,他一直后悔当时没有勇敢一些,伤了你的心。在国外头几年他给你写了很多信,一直没得到回复,他为此痛苦了很长时间。”又说:“前几日,收拾出了很多你们高中时的照片。”
林清的心跳像是漏掉了半拍:“什么信?”
5.
回家后,林清坐在电脑前面,绞尽脑汁地想了很久那个邮箱的密码。
那时还是博客盛行的年代。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注册过一个共用的163邮箱,开了博客,互相写了很多情书。划清界限后,林清绝决地拉黑了陆杰所有的联系方式,删掉了博客所有的文章,还改了邮箱的密码。陆杰再也没法登陆那个邮箱,林清自己也再没登入过。
时间过得真快。
这年头再没有人写博客,连博客的网站都停止维护了。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当林清终于进到邮箱,看着那片未读邮件的红点时,还是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才让自己平静下来。
陆杰陆陆续续一共写了254封邮件来。
林清看了一晚上,看着他道歉、相思、求她回应,看着他慢慢融入新的学校、考试、上了大学,看着他开始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看他发来的样片。
在一封封的邮件里,陆杰在林清心中缺失的那部分形象慢慢丰满起来。
林清明白了为什么她没有办法回答余文远“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的追问。
因为,这么多年过去,陆杰仍然是她唯一喜欢的类型。
6.
最后一封邮件写于2009年。
林清点开,呆呆地看着屏幕,手不住地抖起来。过了一会,她慢慢伏到键盘上,好像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陆杰的离开一样,剧烈地哭出声来。
“格林威治下雪了。每到下雪,就想起你,可再没有机会踩着你的脚印和你在雪里走到白头了。林清…再见。”
雪地里那个默默踩着女孩脚印前行的少年陆杰就这样跨越了十年的时光,和记录片里那个即将离世的成年人陆杰重叠起来,终于一起说出了那句。
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