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想外出散散心。想来想去,就去省内荆州吧。
一、 古城墙
从荆州火车站出来,便搭乘公交车去古城。司机说在某站下车,即可看到古城墙,沿城墙溜边走,就到了东城门。
下了车,果真隔着护城河就看到巍峨连绵的荆州古城墙了。
过桥,入东门,进老城,爬一段土坡,就登上了城墙。
据说,荆州城墙始建于春秋,初为土城,后为砖城。元朝拆毁,明朝再建,明末被毁,清初重建。历经战火洗礼,如今,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城墙高达8米,厚为10米,全长近12公里。
这个下午,我第一次站在古城墙上,就被它深深吸引。
从城墙望出去,是一湾清澈的护城河水,护城河对岸青绿一片,也间杂着姹紫嫣红。城墙内侧是一米宽的青砖铺路,修旧如旧。砖铺路的内侧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林木。
我在荆州两日,却几次上城墙走走。
晴日的午后,我来城墙,放眼远观,欣赏美景;傍晚,我来看夕阳西下,漫天云霞;从城门高处,下看城里城外人来人往,穿梭忙碌。雨天,我撑一把方格灰伞,来城墙看烟雨朦胧,品周遭宁静,听风声飒飒,雨声潇潇,吸入清新怡人的林间气息。
虽然来城墙数次,依然爱它不同的味道,不同的风貌。城墙这儿,是放飞心情的好地方。
且不说它有多么悠长的历史,藏着多少历史掌故、民间传说,见证了多少历史变迁,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的兴衰荣辱。
我听当地人说,5米以下的城墙是明清遗留下的,垒砌的青砖既有官窑,也有民窑。官窑砖砌在外墙,民窑砖砌在墙里面。民窑砖上刻有烧制人的名字,烧制者必须对城墙质量负责。明朝皇帝明白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作为历史遗迹,城墙让荆州人深感骄傲,他们要守护好这唯一幸存的古城遗产。
二、 张居正故居
从城墙下来,便来到东门边上的“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被誉为继商鞅、王安石之后最杰出的政治改革家。
他祖籍在安徽,从第七世祖随朱元璋征战迁移到湖北荆州,是荆州“军户世家”,拿今天的话说,是吃皇粮的世袭军人家庭。
他自小聪颖过人,很年轻即获取功名。最辉煌时,是明朝万历小皇帝的帝师,为他编写了系列儿童读本。在辅佐万历爷的十年里,历尽艰辛推行新政,实施“一条鞭”法,为朝廷的军事、民生注入强大的活力,但也触及到地主贵族的利益。后来,他积劳成疾,倒在了自己的岗位。
他死后,尸骨未寒,被皇帝下诏,掘墓戮尸。长子被逼自杀,十余口人被饿死。直到明朝末年,才彻底恢复名誉。
有评价说,明朝灭亡,始于“一条鞭”法被完全废止。
第六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这样评价张居正,“惟楚有才,才满江汉;于斯为盛,盛在经纶。从春秋而降,漳沮之间,欣为华夏孕飞凤;自汉唐以来,荆襄大地,屡为社稷造奇人。……公之生前,饮尽忧患;公之身后,食垢难安。万箭攒体,竞成谶语;机井满前,逼到眉尖。骨未寒灵受辱,万历新政已为陈迹;魂归来天无言,一条鞭法竟成云烟。……”
细观张居正故居,读之张居正生平,来回逡巡于故居老街,不禁令人感怀,国士不凡。
我想,如果张居正真有在天之灵,他仍会对此生,无怨无悔。
三、 熊家冢
有一天,当地人告知,“车马阵”可以去看看。
于是,次日上午,我便坐车去了车马阵。
车马阵,坐落在距荆州西北35公里的一个名叫“熊家冢”的村庄。1972年兴修水利时,一名工人挖掘到一个车马坑。上报国家,于2003年开始大面积挖掘,发现是一个楚王的陵墓所在地,而车马阵是陵墓旁的随葬墓。目前,楚王主冢、楚王后副冢还未挖掘。
那么,墓主人是哪一位楚王呢?从主冢、副冢规模,陪葬车马数,陪葬人数看来,这个墓主人身份不一般,专家猜测是楚国鼎盛时期的一名王者。
楚国历史由来已久,最初是周朝一个方圆不过百里的小国,多民族,环境恶劣。楚文王迁都“郢”以后,直到秦将白起破城,历经411年,共有20名楚王在位。迁都后的楚国,经过疆域拓展,终成为带甲百万,地方五千里的泱泱大国,所辖区域占有周朝的二分之一面积,并成就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业。
现在,车马阵景区开发得不错,西边为陵墓,东边为园林。走在园林里,四周过于空阔,悄无一人。
进入展厅,身边来了几人,并有讲解员。观看这样的随葬墓,虽然葬的是车与马,但还是觉得阴气沉沉。还好,总算有人气了。
春秋战国,尚存残酷的人殉、车马殉、动物殉。
细数一下,这里埋葬了75乘车马。古代一乘车有四匹马,请算一下,这里埋葬了多少匹马。况且,有三辆车驾的是六匹高头大马。
按照周朝礼制,只有周天子可以乘坐六匹马拉的车。但车马阵表明,此时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威望不复存在,楚王僭越礼制,在享受周天子的待遇。
此外,从主冢南边排列的132个墓坑看,它们大小规格统一,一坑埋一人。距离主冢最近的24个坑墓里,除了人骨外,还摆放了女子用的各种珠玉、乐器等,可以想见,此处葬的是主冢楚王生前心爱的嫔妃、歌姬舞姬等人。再远处,另有一些坑墓,埋葬的是男性,应该是大墓主人生前随从与亲兵。
楚人有视死如生的习俗,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仍在,为尊者即使到了地下,也要享受生前的待遇与奢华。
三日两晚的荆楚之行结束了。回程途中,我的脑海依然回想于泱泱大楚的游历。印象,很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