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风流苏东坡 (中)

作者: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00:52 被阅读6次

 

 

北宋惠洪《冷斋夜话》载:“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谒大通禅师,师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

意思是,苏轼任杭州知州之时,几乎每天都要在西湖上泛舟游玩。有一回,苏轼携了一位歌妓去拜访一位法号叫大通的朋友,可能是路过吧。大通禅师一见,有些不高兴,毕竟出家人远离红尘,不尽女色是最基本的守则,你带个妓女,那不是唐突人家嘛。苏轼一看,乐子来了,便当场写了一首小词《南歌子》,让歌妓歌唱。词云:“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不须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 却嫌弥勒下生迟, 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却说这位大通禅师,来头实在不小。其人本名叫善本,“大通”是皇帝所赐之号,眼下是杭州静慈寺的名僧,应该说法力高深不为过,否则的话皇上也不会亲赐名号的。

再回到这首《南歌子》,意思是:算了吧,别装了,快别端你高僧的架子了吧。别人不知你来历,可你那点老底却瞒不过我。尽管日日嘴里耳畔都是佛音佛号,鬼才知道你真正回荡在心里的是不是男女小曲,靡靡之音。身披袈裟,才不一定就是佛家弟子。现在借用一下你讲经说法的拍板和棒,照你的讲经说法的样子说给你听——哎,可不准不高兴吔——适才歌妓在献唱的过程中,媚眼频频,我见你不住蹙眉。可真是不爱听吗?据说弥勒佛一生下来就什么也知道,可叫我说他还是生得晚了,因为他不知道大通禅师的过往呢。眼前这位看上去法相威严高大的圣僧,年轻时也是风月中人,并非那么六根清净呐。

 “借君拍板与门槌”一句里的二物准确名称叫醒木和法棒。僧人说法时,说到紧要关头,往往用法棒击案,同时大声叫喊,故称“棒喝”。醒木的使用类似衙门审案时的惊堂木。旧时学塾先生教书,也断然少不了教鞭与用来打学生手心的手板子,道理亦同。然而苏轼偏不称木和棒,却称其为“拍板”“门槌”,前者用来讽刺其随意,后者呢是说只用来敲门槌,意思是只不过仅在寺里住宿而已,借以表示对佛门的清规戒律的不屑和对大通的嘲讽。有点类似睢景臣《高祖还乡》里把“舞凤旗”说成“鸡学舞”,把“飞虎旗”说成“狗生双翅”。

哈,这玩笑开得,怕也只有大文豪的名头和杭州市市长的身份才敢如此吧,何况还在皇家敕建的寺庙里。

相关文章

  • 潇洒风流苏东坡 (中)

    北宋惠洪《冷斋夜话》载:“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谒大通禅师,师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 意思...

  • 潇洒风流苏东坡 (上)

    宋王明清《挥尘录》: “姚舜明庭辉知杭州,有老姥自言故娼也,及事东坡先生,云:公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

  • 苏东坡(中)

    苏东坡于1074年十二月中旬被派到山东密州,彼时,他已进入不惑之年,他不以被贬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而是继续以壮志凌...

  • 又见苏东坡

    第一次全面接触苏东坡,是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道,写《苏东坡传》纯属个人喜好,无他。这种纯粹让...

  • 好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

  • 苏东坡在杭州

    读毕《苏东坡传》中的苏东坡住在杭州的一段,真心是佩服苏东坡。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段在繁华的杭州城...

  • 悲悯之心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记载,苏东坡在被贬谪的过程中,准备寻找个老年退隐之地。 他和友人去乡间找寻房子,...

  • 论王安石变法之弊——《苏东坡传》

    笔者:阳依伶 在《苏东坡传》中,有一段与苏东坡看似毫无关系的文字,但实际上影响到了苏东坡的一生,使苏东坡后来一直陷...

  • 生动有趣的选材,使人物走入人心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最初是林语堂先生写给美国读者的一本便于他们了解中...

  • 苏轼:好的人生,能讲究,也能将就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潇洒风流苏东坡 (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tl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