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天都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我会遇到,早上孩子起床磨磨蹭蹭、起床后发现作业还没有做完、吃饭时候不吃鸡蛋、马上要出发了书包还没有收拾、走在路上不看车等;上班了,发现同事在嘀嘀咕咕而自己来了后他们一哄而散;和领导打招呼领导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过去;同事需要做的事情还没做完影响了进度,…….
所有这些,会让我的情绪一点点开始变坏,开始着急、恐惧、愤怒,甚至会爆发,最终可能导致踢猫效应的发生。
很多人会认为引起自己情绪的是我们面对的事情或者是人,也就是说是这些事情引发了我们的情绪,这似乎符合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复杂的行为是受到刺激后的反应。当我们用手拿热水杯的时候,水洒到我们手上,我们立刻会有热的感觉,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刺激反应,这类刺激反应是我们的本能,不需要学习就有;当我们在路上遇到红绿灯的时候,我们会看一下等,然后决定我们是停下来还是继续走,这个刺激反应是我们会停下来,这个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的刺激反应,也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的基础。
是这样吗?
1.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来看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阿伦森提到的沃尔特.李普曼讲述的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这个小女孩出生在一个矿区小镇,有一天她一下子从快乐天使陷入了一场深深的痛苦之中。看起来好像是一阵突然刮起的狂风打碎了她家厨房窗户的玻璃,这令小女孩极为伤心,在此后几个小时里讲话语无伦次。当终于能够有条理地讲话时,她解释道,窗户玻璃被打碎,意味着一个很近的亲人去世了。因此,她在哀悼她的父亲,并确信他已经死去。小女孩一直闷闷不乐,直到几天后她从电报中证实自己的父亲的确还好好地活着。
小女孩的刺激事件是一块玻璃碎掉了,她的反应从快乐天使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非常清晰的看到,在刺激发生与小女孩的痛苦之间,是小女孩心里面想的内容,她认为玻璃碎掉预示着她深爱着的爸爸的去世,是这种想法让她陷入极度痛苦。
二战期间被送进德国纳粹集中营却奇迹般存活下来的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指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距离”。
小女孩的故事非常清楚的阐释了弗兰克的观点,在小女孩接受的刺激——玻璃碎了和小女孩的反应——深深的痛苦之间有一段距离,小女孩用她自己的想法填满了这个距离。这也是艾阿尔伯特.艾利斯的合理情绪ABC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
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弗兰克的观点中还有一句话尤为重要,“我们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好这段距离。”如果想要成长、幸福,我们就需要使用合理的信念来填充这段距离,并且要克服不合理信念。
2.我们自己到底有哪些不合理信念?
在《抗压力:逆境重生法则》中,其作者来自日本的久世浩司将我们的不合理信念总结为7个定势,并用“思维定势犬”来称呼它们,每种定势都会引发不同的消极情绪。
久世浩司思维定势与消极情绪对应表3.以“负转正”方式改写框架,克服不合理信念
我们为自己设定的框架,决定着我们如何解释世界。
比如很多人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下雨天时为卖布的儿子担忧,晴天时为卖伞的儿子担忧,整天闷闷不乐。后来经人劝说,老太太在下雨天为卖伞的儿子高兴,在晴天为卖布的儿子高兴,每天都高高兴兴。
老太太前后的差异,一方面体现了预设框架在解释世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改变框架带来的效果。
如果我们要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式,可以在遵循如下三个原则的基础上为“内心低语”换个框架。
(1)从“负向”到“正向”的转变;
(2)从“定性的评语和标签”到“开放式提问”的转变;
(3)让框架建立在积极、正向的假设之上。
负转正改写框架因为有思维定势,让我们可以利用自动驾驶模式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外部世界,但当我们有消极情绪的体验时,我们需要警醒,停止自动驾驶,来查看一下发生了什么。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以此来提醒自己,是时候给自己换个框架来看世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