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份,他收到了一份来自以前学生的视频作品,非常的开心,也带来了惊喜。开心的是时隔四年,期间基本没有联系,但这位同学主动找他询问创作视频的手机软件,还发来了脚本草稿。惊喜的是学生的脚本写得好,作品也很不错。另外,这不是任务,不是参加比赛,而是自己的喜好,利用周末少有的时间进行持续的拍摄、修改,最后成品。
对于孩子来说,分数是马上可以看到的,但教育更多的内容是无法用分数评判的,也是短时间无法看到成效的。
“网络素养”相对于美术,音乐,科学,手工等课程,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是一门陌生的课程,即使每天都在使用手机和网络,却不曾深入了解和习得重要技能。这如同语言表达很重要,也不是每个人都受到了专业训练。网络素养公开课,设定之初就是普及性课程,参与、了解和适当实践为主,在一个学年的课程参与下,引导孩子能够合理规范的使用网络。
网络素养课2019年春季课程即将开课,这是接着2018年秋季课程的后续课程。在上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后,他写了一点点总结,网络素养课的九点新发现。这些发现也部分验证了他前面所说的影响需要时间,变化是在慢慢发生的,而且变化的维度是多样性的。
网络素养公开课分为四个板块:用软件—利用软件辅助学习;搜信息—利用搜索维持好奇;创作品—利用工具表达自我;游网络—利用规则平衡生活。课程安排大致如下,课程标题和内容会适当微调。
课程安排在新一学期的课程内容更加具有实操性和趣味性。这学期会和孩子一起做视频日记,做表情包,数字化作品的创作也是孩子们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在网络环境中,我们用表情包、看短视频已经变成一种常态,但对于孩子他们自身来说,自己创作是一种参与,一种参与就是一种学习,一种学习就是一种融入,一种融入就是生活。
除了能够让孩子用好网络,还要让孩子平衡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能够在网络和现实平衡的切换,能够去认识、理解网络与现实所带来不同的意义。能够在网络上不骂人、不传谣、不泄露个人隐私,能够适当掌握简单方法免遭受网络安全的危害。从而减少家长、老师这方面的焦虑和无助。
虽然有相关的教育政策限定了电子产品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但孩子对智能手机、对网络的使用肯定是没有办法杜绝,这也是不太现实的,回家了如何控制。既然没有办法完全的杜绝和禁止,还不如适当的给予孩子们实践的机会,给予网络行为习惯上的引导,一个学年的参与和尝试,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一批孩子的网络使用习惯,认识到网络更多面的内容,能够识别网络所带来的一部分潜在风险。如果一个学年不够,还有后续的主题课程,有3-6年级的全套课程。
网络素养重在参与、在实践中自我总结和自我管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老师、家长和学生一起重新认识网络,重新使用网络,重新去和孩子在网络中成长。
希望在新的一学期能够看到孩子们创作的作品,看到孩子使用网络的不同状态,看到老师和家长在逐渐适应孩子使用网络和手机,也在利用网络做各方面的尝试,以此来帮助孩子成长。
“3,2,1,停!”你对课程有哪些需求,困惑和建议,欢迎留言或者直接与小蜜蜂沟通交流。
注:
1)为什么在文章里经常会看到“3,2,1,停!”的字眼?原因:提醒你在看他的内容,要想你自己的事情,那是一个启动你思考的信号,可以点击此处查看具体分析。
2)为什么文中会出现他,这个他即作者自己,用“他”是为了尽量较少自我陈述,站在第三人称的视角写文字,以此提醒自己尽可能客观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