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还是大雨滂沱,心里窃喜,可以正大光明出去趟水。
记得有人说过,成人只能借着下雨出去,故意不打伞淋雨,故意趟水搞得一塌糊涂,下雨天给了好借口。
这个用精神分析理论很好解释,就是退行。退行是防御机制,回到小时候言行,缓解焦虑,做些平时没法做的事情。
醉酒类似,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很多醉酒的人,释放压抑,借题发挥。
对于那些酒后耍酒疯的人,老百姓一针见血说破动机,“真的醉酒了,为何不打自己耳光呢”。
打伞出门,做过核算检测,出小区到滨河路对面河边。出来任务好几个:淌水,逮知了猴,看看河水涨到什么程度。都是好奇心,无非好玩动机,要不然是有毛病。
我们看到别人有毛病言行背后,其实都是动机呈现,理解不了别人只因为不是别人。
看着河边郁郁葱葱树木绿草,突然想到小时候有天早上,不去上学校,跑到河堤抓“山水牛”,这是一种只在干净草地生长的小动物,类似知了猴长在洞里,体型似蜻蜓,会飞但是飞不远,下雨天纷纷爬出来,一般成双成对。如果在草地逮到一只,周围仔细寻找,准会发现另一只,抓回去成为美味。
多少年了,再也没有见过“山水牛”这个小动物,可见很多时候经历就是一次,珍惜当下。
河边很多大树,杂草丛生,但是知了猴非常少见,要不是去年偶尔抓到一只,真以为这地方没有。寻找无果,却发现一只金蝉脱壳空壳,不过还是徒然,失去兴趣。
沿着河边小路走,沿河是密密桃树和杨树,找到一处空隙,走到河边,看着漫天大水涨满河床,甚至废弃拦河坝都淹没隐隐约约,比较两个月前还是干涸河床,人是物非,这就是变化性。
突然想到孤篇压全诗的张若虚那首唐诗,记得“海水涨海平”几个字,全然忘记,任凭是俩人都无知。刚刚查询,首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看到河边两位钓鱼者,兢兢业业。渔翁问我,猜啥时候停雨呢?回复说雨小了不过有下头,然后好奇追问“停雨后鱼儿会容易上钩吗”,人家看我一眼说,“那样不用淋雨啊”。
真是有趣心理,一个事情,两个动机,没有共情,鸡同鸭讲。
在钓鱼者处继续寻找知了猴,没有奇迹,虽然很惊奇发现金蝉脱壳留下的空壳。
想起那个禅宗故事,有人指着树枝蝉壳,问禅师知了哪里去了?禅师取下蝉壳,耳边晃晃,嘴里发出蝉鸣声,问者顿然悟道。
不知道您顿悟了没有,我认为说的是“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当然,知道和做到之间,距离遥远,隔着鸿沟。
继续趟水返回,路边各种桃树,不少伸到路上方,摘到一个烂了一小边的黄桃,品味起来不错,果然“宁吃鲜桃一口,不是烂杏一筐”,哪怕是烂鲜桃。
趟水归来,乘兴去,载兴归,又看到有朋友微信留言,说把前几天群里专业课件看了三遍,今天下雨无聊又投放到电视看了一遍,听了人家谬赞几句,很是受用,果然俗人一枚。
都是退行行为,下雨天真是好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