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系统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初学编程时以练手题的形式见过斐波那契数列,当时仅仅是从「语法」角度进行理解,如今再次见到,从「算法」角度再次思考,多了一层理解。
斐波那契数列
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F0=0,F1=1,Fn=Fn-1+Fn-2(n>=2,n∈N*)。
用文字来说,就是斐波那契数列列由 0 和 1 开始,之后的斐波那契数列系数就由之前的两数相加。 --《百度百科》
代码实现
如果就定义来实现此数列,要使用到递归函数:
//返回index位置的值
public int fib(int index) {
if (index<= 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fib(index- 1) + fib(index- 2);
}
}
当查询位数较大时,会发现这种递归方法效率非常低,明显这不是一个好的算法。
这里想要分析慢的原因,就要先说下递归调用的四大基本准则:
- ** 基准情形**:必须总要有某些基准的情形,它们不用递归就能进行求解。
- ** 不断推进**:对于那些需要递归求解的情形,递归调用必须总能够朝着产生基准情形的方向推进。
- 设计法则:假设所有的递归调用都能运行。
- 合成效益法则:在求解一个问题的同一个实例时,切勿在不同的递归调用中做重复性的工作。 _ --《数据结构与算法 -C语言描述》_
这个例子中,就违反了第四条合成效益法则,比如当传入的index
大于2时,会运行else语句块。可以发现,当调用fib(index- 1)
时,其实内部已经计算了后面要用到的fib(index- 2)
,但是这段运算并没有被使用,而是被抛弃,到了后面又再次调用了fib(index- 2)
。这种行为产生了了大量重复运算,使得递归函数效率低下。
那谁说得好:计算任何事情不要超过一次!
明白了这种递归的慢的原因,就可以修改算法,如下:
public int fib(int index) {
if (index <= 2)
return 1;
int f1 = 1;// 前前位
int f2 = 1;// 前一位
int fn = 0;
for (int i = 0; i < index - 2; i++) {
//这里是换位操作
fn = f1 + f2;
f1 = f2;
f2 = fn;
}
return fn;
}
这种写法就可以避免重复的操作与信息浪费。
总之我们在写递归的算法时,一定要按照四个原则来,否则算法可能会有许多不合适的地方。
<br /><br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