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中》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到底何为观察?何为评论呢?
举个例子,某个学校的老师和校长反映彼此很难沟通。学区负责人请卢森堡博士去协调双方的矛盾。博士把全体教师和校长请来坐在一起参加讨论。
会谈一开始,博士就问:校长的哪些行为不符合你们的需要?
一个老师回答:他是个大嘴巴。
博士的问题是想了解他们的观察——校长做了什么,而“大嘴巴”只是这位老师对校长的评价。
后来,博士通过和老师谈话了解到。老师们随便谈到什么主题,校长都很喜欢插话,而且会谈到他的童年和战时经历(观察到校长爱插嘴)。
每到此时此刻,老师们运用的不是非暴力沟通,而是无声的抗议。
由此可见,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真的很不容易。
最后,在博士的沟通下,下次开会时,只要校长开始回忆往事,老师们就温和的提醒他。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
一对夫妻一起参加研讨班,期间,老婆对老公说:我觉得我嫁给你了一堵墙。而老公的反应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真的像一堵墙。老婆真的就要气坏了。假如站在老公的立场,忽视了老婆的感受,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很可能俩人的关系更加生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是需要。
上面的例子中,老婆的内心感受是觉得自己孤单,希望老公体贴她,这是她的内心诉求。她迫切需要老公做出改变关心她、呵护她。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要素是请求。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杰克,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
接着,她提出了她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是在告诉儿子,我希望你怎么做,我才会满意。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生活中只要谨遵这个步骤来操作,专注于倾听,尊重和爱,乐于相助。相信你也会成位非暴力沟通高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