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幼时读三国、水浒之类的古典小说,读到交战双方大将开打之前,常常会有一段互通姓名、自报家门的对白,殊觉可笑,接着还必须来一句“来而不往非礼也”方才动手,就更让童稚之心莫名其妙了。分明是你死我活的拼命,哪里用得着讲“礼”呢?该不会是小说作者弄错了、误用了吧?可又一想,经时间检验过的名著啊,怎么可能错得这么离谱呢。
后来,成人了,读到宋襄公与楚国军队对阵,见楚军正在渡河,手下建议趁势发起进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主帅襄公不许,批评说:“趁人之危胜之不武,非礼也。”他的意思是,人家没摆好阵势,你趁机攻击,即使侥幸获胜,也不符合“先礼而后兵”的交战规则和堂堂正正的武士精神。这时候才明白古老的冷兵器战争,真的还讲究“来而不往非礼也”,不过是已经成为一个迂腐失败的反面教材了。老毛在文章里骂宋襄公是妇人之仁,是蠢猪,并吟诗言志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的好学生雷锋同学也学着嚷嚷,“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来不得半点宽容。文革中有一句令人不寒而栗更彻底的地球人都知道的口号,叫:“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从宋襄公的例子,我们才能顺藤摸瓜,一方面往上追溯,明白项羽设鸿门宴而不杀刘邦的文化逻辑,一方面往下探究,明白我们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礼崩乐坏之境。据说“兵不厌诈”的《孙子兵法》一出,兵行诡道,出奇制胜,战场上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前戏后续礼数全无,战争开启成王败寇的乱劈柴模式,无所不用其极了。
再后来,在《礼记》里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礼记·曲礼·上》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封建思想理解,这是封建时代世胄贵族之间的交往规则,相当于诸侯贵族自我约束、相互尊重的宪制,与屁民百姓无关。所以,项羽待刘邦有礼,属于没落贵族行事惯性,反之,出身草野的庶民刘邦则像个革命最彻底的二杆子无产者,懂撒子礼哟,为了夺取江山社稷,实现他“大丈夫当如是也”的终极梦想,举“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之大旗,完全无视基本人伦、礼仪,任意胡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把阴谋阳谋、暴力夺权发挥到了极致。
明明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明明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却偏偏以“来而不往非礼也”名之,是继承?是嘲讽?是反讽?华夏文明的嬗变真叫人啼笑皆非莫衷一是。
据历史学家刘仲敬的意见,封建自治经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霸道折腾,终结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华夏文明就停止在他一统天下的那一刻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改朝换代,不过是独裁专制的国家主义之冷饭翻炒。——间或加一点民族主义当味精。翻炒至今,终于把有机的饭粒炒成了无机的原子化砂砾。大道为公,礼仪之邦,简直就像一个荒诞不稽的弱智童话了。
上下专制,左右互斗,信守“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平等缺失的社会,因人设事,因人而异,规则之下潜藏规则,人与人之间,利益交换、博弈之外,哪有礼尚往来呢。只是对外还偶现一些礼数,比如五湖四海撒钱,或非洲雨中送伞,或欧洲锦上添花,挣得些许颜面;特别是当记者问及对别国内乱有何看法时,大清总理衙门常挂嘴边的“那是他国内政,我们不干涉,我们尊重他国人民的选择”,还有那么一点礼仪之邦的余韵。
可悲的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天朝上国,对外之礼基本上充当了“钱多,人傻,速来”之冤大头,鲁迅先生讽刺为“送去主义”,菜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哪有什么礼尚往来呢,只能换得一时半会的苟全,得不到国际社会丝毫的尊重。
秦制不灭,礼无所出。
网友评论
你的文章好看。
仔细欣赏欣赏,
真心为你点赞👍
——————
这是很理想化的作战之道了。
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多被人曲解之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