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趣话历史: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何为天下大同

趣话历史: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何为天下大同

作者: 趣话漫谈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13:09 被阅读1次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根据礼记记载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定义,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孔子眼里的理想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顾名思义核心点在于公,把天下看作一个大家庭,人人都有一颗公心,对待其他人都犹如至亲一般诚信和睦,对待老人就都如自己父母一般,对待孩子犹如自己的孩子,孤寡老人儿童、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关怀养育,秉着赤诚的公心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没有私心杂念,没有阴谋诡计,整个社会能够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用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每个人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的工作都是自己擅长喜欢的,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根本不用担心所谓的治安问题,一个个思想品德考试根本不用看结果都知道肯定全是满分,根本不用考虑所谓治安问题,制造防盗门和相关防盗设备的行业根本不存在,社会幸福指数不用说肯定属于超高级别的。具体点比如去哪里旅游根本不用为住宿饮食烦恼,到处都是家,哪里都是亲人……这不单单孔老夫子心向往之,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梦寐以求,可是几千年来直到如今这样的社会也只能存在于梦里,但愿随着文明的发展以后能够实现吧。

至于孔子口中的大同社会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指的是炎黄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原始氏族社会,只是特点和我们刚才描述的有些不同。在原始氏族社会里确实一切都是公有的,氏族人员的组成都是以血缘为纽带,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相信也确实能够做到,因为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物资匮乏,好不容易有口吃的就大家一起吃完了,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偷,而且我们要清楚这仅仅限于一个氏族以内,那个时候是有许多氏族部落的,我们耳熟能详的炎帝黄帝也只是那时相对强大的两个部落而已。氏族与氏族之间是要爆发战争的,互相抢夺粮食,生产工具以及女人,至于为什么不抢钱财,那还要再等个一千多年才会出现。单个氏族部落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之间走向了融合,下一次我们就聊聊走向融合的标志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炎黄之战好了,我会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见证走向没落的大家庭向初具雏形的大公司转变,敬请关注!

今人想象中的原始氏族社会

相关文章

  • 趣话历史: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何为天下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根据礼记记载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定义,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孔子眼里的理想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顾...

  • 『天下大同』霸主是谁

    天下大同是什么意思呢? 网上查询如下:天下大同,原是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为中国古代社会的...

  • 要想变好不容易——《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44章

    孔子对理想社会的描画与执著追求,不断激发人们改进现状、追求理想的无限向往 孔子说:“齐国一变化,就可达到鲁国的样子...

  • 师生畅谈志向——《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18章

    孔子追求的是仁爱普施、真诚相待、至善至美的天下大同境界,是一种志向高远的美好社会理想,其间闪耀着永恒的人性光辉 颜...

  • 第五章全民修-炼的必然未来7

    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全民修-炼社会(上) 中国有数千年天下大同的理想。 天下大同、共产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这种理...

  •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曾说:“不尚贤,使民不争。” 我想,老子说的这个情况,是在理想社会,天下大同。 我们国家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

  • 鲍鹏山《孔子传》感悟(六)

    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大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

  • 春风又绿江南岸

    社会层级。理想主义的光辉老是想着笼罩全社会,仿佛就可以世界大同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落地为兄弟,何必...

  • 觉照

    学道无他巧,只是生处令熟,熟处令生而已。 何为熟处?习气,分别。 何为生处?觉照,无分别。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私...

  • 5  孔子的思想宝库 - 超越文本的意义探索

    从孔子理想到儒家理想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光从字面去理解孔子的思想,完全无法认定“孔子即圣人”的判断,回复周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趣话历史:令孔子心生向往的理想社会—何为天下大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cy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