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时候,这好似成了一个不自觉的行为,因为相似的群体间会有一种莫名的磁场,那便是共同、共通之处。
“老年协会”从何而来?这就得从学校的每周例会说起。没有人安排开会时一定要“对号入座”,但大家却是很自然的围桌而坐:行政领导一桌,平日里交流多的一桌,而学校仅有的几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们自然而然的坐一桌,外带几个“零散户”。上学期,初来乍到的我,抱着一颗学习心而来,想要尽快融入这个集体,那么就需要了解大家。于是,作为“零散户”的我,选择了加入老教师们的行列。
其实,之前自己也没细想过自己为何会有此举动,直到上次,“老年协会”的几位老师玩笑似的问我:肖老师,你年纪轻轻的(虽然不算年轻了),怎么就加入我们“老年协会”啦了?我们可都是些要退休的人了!当时,我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因为我想要有各位前辈们这样的心态啊!
事后,我再次地问了问自己:为何会如此选择?为何当时会那样回答?反复询问后,我好像慢慢清晰了自己的初衷——我需要老教师们那种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真诚的心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曾经的年轻气盛,我已经历过;现在的中年困顿,我正在经历;将来的气定神闲,我需要努力。
昔孟母,择邻处,方才成就孟子。环境可造人。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人生路;我们无力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可控的心态。
臧克家先生在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曾写下过那么一首发人深省的诗: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人之初,性本善。然而,贪痴嗔,却是一群一丝邪风过就可肆意滋生的病毒。众恶念,贪为首!多少本性纯良之人,因此变得面目可憎。
短短数十载,我们拥有的一切的一切,都将会被时间不断地风化。最后,残留下的便只有刻在脑海里的思想和烙在心底的印记。
人生,是一场修行,是一次积淀。因为选择的修为不同,所以积淀的便不同。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多一份从容,便少一份掠心。这,或许就是“老年协会”成员们的“知天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