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日更好文散文
读张大春的《大唐李白· 凤凰台》

读张大春的《大唐李白· 凤凰台》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06-11 17:42 被阅读0次

           《凤凰台》从时间上承接《少年游》,完成了在蜀中学习与游历的生活后,李白仗剑出川,辞亲远游,从此再没回过家乡。

           《凤凰台》的故事,同样很简单。前半段,是李白与发小吴指南结伴出川,最后吴指南不幸在洞庭湖畔病逝。后半段则是李白到金陵后,偶然结识崔五与孟浩然。

           书前半段最重要的事,当然是李白游历到江陵时,结识屡被皇帝征召的道教宗师司马承祯,而司马承祯则几乎影响了李白以后的命运。按书中的描写,司马承祯是感应天命,以几乎国师的身份,却降尊纡贵,主动去江陵结交李白,在此,作者将李白的《大鹏遇希有鸟赋》创作背景作了自己的解说。之后李白受司马承祯之托,游洞庭湖,以谪仙(太白金星下凡)的身份,作文平息钱塘、泾阳二龙君争斗。此后,吴指南却不幸病故在洞庭湖畔。

           后半段,李白继续顺长江而下,在金陵结识了名伎段七娘,并在段七娘处邂逅崔成辅(字宗之,家族排行第五,人称崔五)和孟浩然。

          主线之外,则穿插描写了李白的师母月娘离开赵蕤,孤身报父仇,同样踏上一条无归之路,从此与赵蕤、与李白“相期邈云汉”。

          本书承《少年游》风格,仍是一半大唐,一半李白。按史书记载和李白自述,他从来不缺钱,曾“散钱三十万”,可谓花钱如流水,却“千金散尽还复来”。旅途中如何携带如此巨资?作者用很大篇幅阐释了大唐时的“信用”制度,原来当时,书契(包括但不限于借据、欠条等)可直接当货币用,行旅中人,直接携带书契,方便安全。如果有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似乎可借此了解下盛唐的社会经济情况。另外,书中借吴指南之死,也细致描写了唐代的丧葬仪俗。总之,《大唐李白》系列,似乎可作为了解盛唐的百科全书。

          才貌双全的底层女子段七娘,她的传奇经历只是盛唐社会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而李白,崔五、孟浩然三人相遇,则体现了唐代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

           崔五,即后来杜甫《饮中八仙歌》里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的那个俊美少年。身为贵胄子弟,袭封齐国公,书中他与李白、孟浩然相遇时,刚父丧丁忧期满,正在进京赴任路上。绕道金陵,只为特来与段七娘告别。对他来说,仕进是水到渠成的事。

            与崔宗之、李白相遇前,孟浩然已经在洛阳有了十年的干谒经历。“热中”是唐代士人们绕不过去的梦,田园诗人孟浩然,当然也曾是“热中”之人。身为士人,孟浩然本来可以通过科举谋仕进,却为何选择干谒?作者的解释是,孟浩然才思迟缓,赋诗作文需长时间蕴酿,而科考时间有限,所以孟浩然是因惧怕而不去应举。关于孟浩然才思不敏,野史上似乎确有一则逸事:孟夫子曾得到贵人扶持,有过面见玄宗的机会,但在皇帝面前,夫子嗫嚅半晌不能言,最后呈上旧作“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平心而论,这本是孟浩然诗中的精品,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是千古名句。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却惹恼了皇帝,也就此绝了孟浩然的仕进之路。

           初次相遇的李、崔、孟三人,当然有诗酒唱和之雅事,但书中只写了李白、崔宗之赠诗唱和,却无孟浩然之诗,似乎也暗示了孟才思蹇滞,没有倚马可待之能。

            相比之下,出身最为低微的李白,在面对崔、孟二人“汝未科举耶?”的疑问,却无法直承自己商人之子的身份,只能虚应以“求神仙”之托辞。李白的出川之路,本就是一条无归之路,无归,不仅是身体,也是灵魂。他不仅再也无法回乡,且必须切割过去的一切,彻底忘却其无法摆脱的出身,唯此才能以一个全新的身份进入盛唐。李白以天纵之才,得到上至道宗司马承祯、王侯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里巷倡伎的青睐,却终究与盛唐对面错过。对李白的一生——天注定——作者似乎有一种宿命论的无奈与叹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张大春的《大唐李白· 凤凰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kw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