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朝花夕拾》时,先读什么?
①内里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外在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许多人眼里“文人斗士”鲁迅的形象。可为什么鲁迅会是这样的人呢?
②很多人不懂,刚升初一的孩子们也不懂,但他们有个机会去深入了解鲁迅。《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书安排的必读名著,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们深入去了解“文人斗士”鲁迅。
《朝花夕拾》仅有12篇文章:
1、序言讲述了著书原因、背景。
2、《狗·猫·鼠》写了仇猫的原因,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3、《阿长与<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阿长的相处,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
4、《二十四孝图》表达了对封建伪孝的抨击。
5、《五猖会》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6、《无常》借鬼抒发对人民的同情。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既写儿时欢乐又写了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8、《父亲的病》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揭穿“名医”的实质。
9、《琐记》回忆了表面好暗中使坏的衍太太。
10、《藤野先生》记录在日本留学的学习及弃医从文的原因,同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1、《范爱农》通过描写了范爱农表达了对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2、后记是对《二十四孝图》的补充说明。
③那么,我们读《朝花夕拾》时,先读什么呢?
④我们建议先读《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这两篇文章,且是读懂这两篇文章后再去读其他文章。
⑤我们不可以由头到尾按顺序去读吗?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本书是鲁迅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晨的花儿傍晚来捡,中年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往事。我们要了解“文人斗士”就要去了解他为什么要从文,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人生之路,导致他中途结束学业?那么,读懂《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才算是对鲁迅的背景有真正的了解,才算是明白他的一生中为何有此大的转折。
⑥《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正少年,父亲生病了,他主持安排医生医治,奈何“圆而胖”的医生兜兜转转两年,硬是没有让病人有一点起效!这医生竟然做起了中介服务,将病人转交给了他人。少年鲁迅只能无奈接受。接手病人的陈莲河医生展开了十八般武艺,先是用上了奇怪的药引,接着拿出了特别的丸药,再接着装腔作势使出了“点在舌尖上一定可以见效的丹药”,最后失信于病人就临“危”托“命”,甩手走人!苦哉鲁迅!眼睁睁看着父亲一点点病入膏肓,甚至父亲临走之时仍被噬财的衍太太逼迫喊魂。糟糕险恶的家庭、社会环境如同索命的恶鬼,追赶无知懵懂的少年!
⑦好在鲁迅挺了过来,立志学医,救治被庸医耽误的万千中国人!
⑧《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正青年,踏上了日本求学之路,目睹了“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醉生梦死,转赴仙台学医后认识了解剖学教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并不如其他日本人一样看不起鲁迅,反而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只是鲁迅在惨淡的事实中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学医并不能救中国,“东亚病夫”唯有“文章”这一味药可医!
⑨《父亲的病》催促鲁迅长大,《藤野先生》惊醒青年鲁迅!
⑩读懂这两篇文章,才算明白鲁迅为何是“文人斗士”,才算理解清楚他的背景故事,才算踏入读懂《朝花夕拾》的门槛,才能会发现他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才能感受他文章里散发着的人性灵光和浓浓暖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71037/023675260903a9f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