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
那个名为木心的可爱的人

那个名为木心的可爱的人

作者: 溪柴 | 来源:发表于2018-04-22 22:47 被阅读26次

    今年元旦的时候独自去了乌镇,刚下车,淅沥的小雨,斑驳的行人和瓦墙。和我想象的江南很相似。

    去乌镇没有别的目的,唯一就是为了「风啊,水啊,一顶桥」的木心美术馆。木心先生留下痕迹的,除了文字和影音资料外,还有的就是这一座在他家乡的美术馆了。元旦的西栅景区人并不少,将近中午的时间已经是人挤着人的光景,索性在景区中还会去看美术馆的人并不多。美术馆的位置很有趣,位于西栅景区内(如果你来到乌镇,无论是否知道木心,也不会错过这个美术馆),但是更准确的位置却是在景区入口的一个分支:如果你真的是想看看西栅的水乡古镇,而不是来看美术馆的,那么期待古镇的你一定会选择放弃这个美术馆。

    在我自己看来,美术馆设计的位置就像是艺术家的生活一样:努力贴近人群,却天然性的保持着区隔感,以确保自己能够从另外的角度看待生活。

    为什么一定要来看美术馆呢?是因为木心,那么为什么一定是木心呢?主观的回答是:他是个很符合我个人审美意趣的人。是的,不止是他的「从前慢」,不只是他的「文学回忆录」,不只是在纪录片里面的那个倔强的老头,而是这个人本身。

    木心的经历很饱满,饱满到有点残酷,从小是富家公子,受到了传统的中国私塾文化教育,后来家道中落。一个饱读诗书眼界开阔的少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开始品味这些变化带给他的滋味。后来在上海学习美术绘画,拜在林风眠门下,文革时期,经历了所有知识分子的噩梦。如果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摔碎给人看的话,木心先生在文革里面让我们从摔碎的东西中发现了更多的美好:狱中生活依然能保持对美与艺术的追求。这看上去是一个大而空的命题,事实上在安稳生活的今天,我们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理念,而他却靠追求将完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保留了下来。有点像他的「狱中神交的好友」莎士比亚写到的「即使我被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文革之后,木心先生到了纽约定居。在纽约定居的时间里,和当地的华人圈子接触并开设了「世界文学史」课,当时在纽约的很多华人都来到听课。想象下这是多么浪漫的场景啊:像是孔子带着颜回,子路等弟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解惑,在时隔了上千年的时光后,还能发生在大洋彼岸。最后木心回到了乌镇,他最开始的家乡,安详离世。

    一个人的经历会架构成他完整的人生,而对人生的认识会投射在他的文字上表达出来。从木心的文字上,丝毫看不出过多沉重的东西。恰与之相反的是:他会用俏皮的表达和脱离于现代语言的结构(因为七八十年代去了纽约,早先收到私塾教育的他反而保留了更多中国近代的语言表达风格),去述说一些文学艺术上的深度观念。在美术馆播放的影像中,你能清晰的看到他是一个很注重仪表的倔强老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甚至在他的生活中你可以看到很多古代文人的坚持和操守。

    每次文章都会写到很晚,想到明天还有不少事情要做,木心先生提醒我说:生活是什么呢?生活是这样的,有些事情还没有做,一定要做的……另有些事做了但没有做好,明天不散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个名为木心的可爱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ph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