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语文教学中,你遭遇的困惑或问题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
语文教学中,遭遇的困惑问题,觉得最大的因素,就是解读不够深刻,或者说解读之后无法把学生引领到自己能够解读到的层次上。
课堂上总有一种强大的隔,这种隔的存在,使得课堂上的种种提问和引导都得不到回应,就是那种启而不发的现象。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的习作提升比较困难,无论你怎样去引导写作,总感觉这是一种比较苍白的力量,无法调动起孩子们的写作热情。
2. 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中,对你触动最大的一方面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例子说说。
在这本书三十讲的内容当中,不能说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方面,应该说我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应该属于写作教学了。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提高语文能力,必须加强阅读和写作,特别是读写结合,一是能够训练学生的动笔能力,丰富语文课堂;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我们对教材的研究能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
在这部分内容当中,余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许多种方法:
用词写作,内容概写,句式学写,段式学写,篇式学用,一诗多写,课文点睛,短文趣写,美文评点,补写续写等等。
在教学教材中的古诗时,根据余老师的方法,就让学生来把诗歌写成散,28字的诗歌能够写出来四五百字的文章,在词操上,在结构上都有着不少的长进。
尤其是一些写景的古诗,孩子们用到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等修辞手法,文章增加了不少的趣味。
这些经过古诗改出来的习作,在考试之中呈现出来也取得了比较高的成绩,可以说是一举数得啊!
3.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思路、主问题设计带给你怎么的思考或启示,请谈一谈。
板块式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一个呈现的板块都比较简洁明了,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语文教学中,每每尝试运用板块式教学,第一个板块往往是质疑课题,在课题中提取关键信息;第二个板块往往是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概况,可以呈现为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什么;第三个板块就是关注文章的写法特点。
第三个板块特别重要,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记叙文的人物品质,事件核心,并由此来揣摩文本写作上的绝招,并用来学习。
第4个板块可有可无,有的话摘抄性的优美句子,名言警句,没有就可以做罢。
主问题设计,在我的感觉当中,应该就是新网师教育文本设计中,涉及到的大问题。
大问题的存在,有利于课堂上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升。
这种大问题,或者说主问题,其实是一种“一问抵过许多问”的设计,学生看到并不能随口回答,而是要研读课文,体味课文内容之后才可以答得出,是一种牵一发动全身的,全面思维深度的研习评析过程。
这个主问题特别重要,是要经过教师概括提炼的,需要教师深入细致的钻研教材,提高研读课文水平之后,才可以达到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