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跟鸣远讨论了一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我没看过这部电影,只是大致知道这是一个让人看完郁闷压抑的故事。主人公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拐点中走了下坡路,最后无路可走,本好不容易思想斗争完决定再挣扎一下,却在阴差阳错中被人打死,凄惨离世。听完故事就感觉心里有点闷,一个人是有多不被命运宽待才至如此下场,而让人无奈的是她一生中也没有犯下滔天大错,不过是当教师时包庇了一个偷盗的学生而被迫辞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最后累成劫,逃不过。
松子的家庭把心思更多放在妹妹身上,她便以做鬼脸的方式来引起注意,这点和《人间失格》里的主人公有点像。叶藏从小便不知道正常人是如何想的,后来把自己包装成正常人,但实际上仍不能理解他们的世界。虽然我很想吐槽他的私生活,但是这也作为他命运多舛的一部分吧。其实跳出《人间失格》看太宰治这个作者,会觉得他以前的作品没那么丧,也许是过了小半辈子感觉自己历经沧桑,于是心态改变了。不过以前看到有朋友说太宰治是个很温柔的人,后来仔细想想也有点道理。他后来写的作品虽然把别人和自己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也有一种苦难中生出的温暖。这个世界上这么糟糕的人都还活着,你又没有像我一样犯过这么多错,为什么你不能活下来呢。虽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但是主人公殉了那么多次情也没死,你也不要太折腾了。
说不定生死簿上你阳寿还没尽,想死都死不了。
相比《人间失格》,其实《雪国》给我的感触更深。人都追求美的享受,《雪国》就是给人一种洗涤心灵的决深美感,但是这种唯美的纯白被染上一点尘埃都会让人觉得幻灭,而彻底的破碎更是让人无法接受。本来织就的就是一个相对虚无的梦境,抛开所有世俗杂念,但是一旦再轮回到不得不考虑的一些束缚时,飘渺的世就会恢复到冷酷的一面。因为突然失火,叶子的逝世打破了梦境,也狠狠浇灭了主人公和读者的心。完美破碎的那一瞬,带来的是无法抑制的悲哀。而虚无的世界本就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反射,猝不及防的崩塌也说明现实避无可避,让人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几部作品都挺悲伤的,《活着》也是。余华代表之作,我觉得它还能称为“人的各种死法”。故事简单的说就是主人公从富裕贵子沦为穷光蛋,然后身边的人以各种巧合而无法避免的方法相继高频率逝世,最后孤零零地活着。不过很让人绝望的是每次他的亲人逝世,他都活得好好的,仿佛就是克亲的命。不过不得不佩服的也是他敢孤零零地活着,在那么多亲人朋友相继离开之后,他一无所有,即使一生与所取之名“福贵”背道而驰甚至甩开十万八千里,他却有勇气继续活下去。
然后这本书出了句至理名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一个人为什么要出生,为什么出生了之后要学各种技能,为什么青少年时期要读那么多书,为什么成年之后要努力打拼,为什么老年之后身体衰弱仍要靠着仪器药物,直至自然死亡。这一堆问题都没有唯一的答案,有些甚至没有答案。
有些悲观主义者就在这一堆问题中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也许在艰难时刻觉得活着完全没有希望没有意思,不如挥挥衣袖跟世界说再见。其实我认为悲观和乐观都是看待问题的一种方式,并没有所谓的对错,极度的乐观会导致人对世界产生一种不全面的理解,一旦遭遇打击很难舒缓过来,甚者就坠入极度的悲观;而极度的悲观会导致生活真的没有一点意思,做什么都索然无味。但是人对死亡还是有一种本身的恐惧,也许你想想觉得没什么,但是一旦踏近边缘时,身体和心理总归是不太乐意的,而这时如果作为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一般会想到以前发生的事情,回忆所谓的将要完结的一生,还是有些不太舍得。所以也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真正踏上不归路的并没有占大多数。
而且一个人逝世后,会给身边人带来很大影响。不管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感如何,就算你感觉不到自己对身边人的重要性如何,但即使一颗石子丢进湖里,也会泛起一片涟漪。何况你一时的愤怒悲伤不能代表你一生的理性思考,冷静下来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老师和一切重要的人,想想自己有什么想做没有做的事,想想曾经在艰难时期帮过自己的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也许一时找不到意义,也许一生找不到意义,或者你可以创造意义,或者你也可以丢掉这个机会,不过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又要生下来,为什么活到了现在。每个人身上的束缚都不是轻易能解开的,不顾后果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许还会造成更大影响。
今天看到《人间失格》热销有点惊讶,大家开始喜欢这种读完有点压抑的作品了?后来联系到最近盛行的丧文化,也许是现在高速运转的社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找不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于是想把自己看得低一点,来心安理得地面对生活中的低谷和挫折。
而我们从一些悲观思想作品中看到了一些共同点,产生了一定共鸣,这也是这些作品一种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找到了让自己心安理得慢下来的理由,因为有人也是如此。
不过这其中有两类人,第一是真的需要时间和心态改变来调剂自己生活状态的人,还有一种是给自己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找借口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高要求自己怎么怎么样,如果真的了解自己,至少把自己能做到的做好,面对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若尽力也办不到,也不用过于沮丧;但是如果以此为借口,能办到的都不做,那面对现在竞争压力那么大的社会,人又会拷问自己是不是活着没有意义,往复循环,落进这种怪圈是走出来是有点难的,到时候迷失了自己实在是一点也不划算。
其实这几部比较悲观的作品有些也并不是真的像表面看上去那么压抑,需要深读才能慢慢懂得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人间失格》如果不是听朋友分析加上看网上的专业评价可能我就止步于对这个故事浅显的理解了;《雪国》
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战乱的一种消极避世观念,联系时代背景的话能更准确地看出作品的含义。对于这些东西,如果觉得自己心态不稳时还是要选择性看,一旦陷进去也有点麻烦,跟随社会潮流也没什么意思,群体心理会扰乱自己真正的想法。
总之活着还是好的,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悲观和乐观也没什么对错,就看两者怎么平衡吧。
才疏学浅,有什么理解不当见谅。
顺便这只是一个心态不稳的人的心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