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房间里的大象”是一句英语谚语,用来形容一个明明存在的问题,却被人刻意的回避及无视的情形。
它的字面意思是说,一个庞大的大象在狭小的房间里面,是非常明显的事实,可房间里的所有人,都假装对这个庞然大物视而不见,甚至绕着它走。

如果把这里的“大象”,替换成我们生活中人尽皆知的事实或真相,就会发现这种类似的场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作者就是从这句谚语出发,结合生活中的日常经历,用社会学视角分析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沉默和否认现象,提出所谓的“集体沉默”概念。
02
集体沉默指的是面对那些显而易见、无法忽视的事实或真相,所有人全部不约而同地保持沉默,这样的一种沉默方式,也可以叫做“合谋性沉默”。
作者指出,集体沉默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一个社会中的文化习俗、权力结构、人际互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除去那些善意或中立的集体沉默,很多否认和沉默并不能带来更多安全感,反而可能会在未来引发负面问题。
03
集体沉默包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知而不说这三方面的含义。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要素:“明显性”和“集体性”。
“明显性”就是这种不看、不听和不说,一定是要针对那种非常明显和确定的事情,甚至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再忽视的事情,不包括那些很微小或者还不确定的事情。
“集体性”,就是每个人都看到或了解了这件事,如果仅是个别少数人知道的小秘密,不能算作集体沉默。
04
集体沉默的产生和发展同一个社会内部的文化、习俗有关。
社会文化和习俗会影响人们注意力和话题选择的方向,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通常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习惯于尽量和自己的周边圈子保持一致。在社会习俗中,我们应该忽略的事物通常会以禁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有人随意突破社会禁忌,就会被看作不懂人情世故,破坏了社会默认规则。
其次,集体沉默同社会中的权力结构有关。
我们的注意力以及表达的范围界限,往往受到权力结构的影响。在集体沉默的形成过程中,越是有巨大权力的人,所得知的信息就越多,对信息传递的控制也越有效。通过采用强制命令等方式,来控制信息的进一步交流和分享,从而继续保持整个集体的沉默。
最后,集体沉默同人际互动有关。
集体沉默具有明显的合作特征,“沉默的旁观者”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加入这支“沉默的大军”。每个人的沉默对他人来说都是一种支持,于是可以形成沉默的循环。
05
“礼貌性忽视”所形成的沉默,可以被视为一种善意,或者是得体的社交行为。
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很多集体沉默可能只是对现实和矛盾的逃避,会给未来埋下问题的种子。
集体性沉默会给个体带来认知方面的困扰,逃避和拒绝面对事实,扭曲人们对现实的感受。
人经历的集体沉默越多,就越会感到孤独,与他人交往也变得更加疲惫不堪。
沉默还可能会构成对罪恶的纵容,从而引发更大的罪恶,并逐渐瓦解人们的道德感。
此外沉默还会自我繁衍,保持沉默的时间越长,便越不容易被打破,社会因此付出的代价也越大。
06
那么该如何打破集体沉默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大象”的存在,尽量把它放在聚光灯下,引起所有人的正面回应。
其次,打破沉默需要整个系统的通力合作。第一个勇于指出房间里大象的人,只是开启了第一步,其他人必须紧随其后,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孩,需要得到大人们的附和和响应。

最后,需要人们的勇气和耐心。在现实生活中,打破沉默者往往会成为很多人排挤的对象,并因此受到质疑、挖苦和孤立。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特别给予更多的包容、宽容和保护。
07
由此想到我身边的“集体沉默”,处在部门集体环境中,也存在着集体沉默现象。
小到一个班组内面对问题绕着走,对待积弊视而不见,习惯于说“正常现象”,大到部门内班组之间对待边界事务心照不宣的默契,都是我们部门内的“大象”。

这些“大家”需要被看见,这些沉默需要适时地、有步骤的打破。
08
按照书中教会的原则和方法,我们来看看该如何打破沉默。
首先要把问题放到聚光灯下,但是问题从哪里来?当前非常可喜的一项工作就是内控在发现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独立于专业班组的常规性检查,解决了选择性失明难题,以更大的力度到达以往检查未曾触及的深度,问题不在被藏匿于“小环境”,基本面较为完整地得以呈现。

其次,对于内控和检查发现的问题,需要整个部门各班组的通力合作,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内控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其他的动作必须紧随其后。最后,就是义无返顾地支持内控的工作,最大限度的理解和保护,唯有如此我们的工作才会日臻完善。
(文:张纬良)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点击获取合法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一群积极向上的人,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文章,有干货,有感悟,有思考,也有温情,少有鸡汤;偶尔会做下书籍简介。
还会有赠书活动哦!
更多精彩详见微信公众号:精英读书会sq,扫码关注我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