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岳飞的这首: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只是一个词牌名,主席也有一首《满江红》,比之岳武穆,有过之而无不及,主席的如下: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分析诗词作品,一定要结合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
1963年1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郭沫若同志的《满江红》,全文如下:
《满江红》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主席这首则写于1963年1月9日,当时主席正在杭州,看到郭词后,乘兴写下了上述和词,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当时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中苏关系恶化、苏共勾结各国反动势力掀起反华浪潮,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搞得世界鸡犬不宁,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浪潮汹涌澎湃。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就的。
主席这首词气势磅礴、笔锋犀利,深刻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的丑恶本质,并以藐视的神态,嘲笑和讽刺了一切“害人虫”,号召人民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团结起来,扫除一切反动势力。
词的上阙,作者以气吞山河、俯瞰全球的胸怀,将反动势力比作小小的苍蝇,在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面前,反衬出敌人的渺小,同时用“嗡嗡乱叫”、“碰壁”、“凄厉惨叫”、“抽泣”等词,刻画了反动势力焦头烂额、垂死挣扎、可悲的下场。
接着引用“蚂蚁缘槐”和“蚍蜉撼树”的典故,讥讽了当时反华势力的不自量力,他们的图谋不可能得逞,到头来终是梦幻泡影。“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这句则描写了在强大的革命力量下,敌人日暮穷途、衰败的景象,读之气壮山河,豪情激荡于胸怀。
词的下阙,作者则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世界上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不可阻挡。“多少事,从来急”描述了天地运转,岁月流逝,我们还有很多未竞的伟大事业要去做。“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气势迫切,强有力地号召全世界革命人民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扫除一些反动势力“害人虫”。“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两句对仗工整,作者环顾四海五洲风云,豪情澎湃,站在一代伟人的高度,包揽宇宙,高瞻远瞩。“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最后一句点明主旨结束全篇,更加表明了打倒一切与人民为敌的势力的信心和决心,犹如千钧力,充满着无比的坚定和自信。
整体来看,主席这首是一篇政治词章,充分体现了毛主席敢于同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做斗争的伟大精神,在当时的世界和社会环境中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今日重温此词,仍然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依然对我们实施围堵封锁,我们更应该团结奋起,抓紧发展壮大自己,不惧怕跟反动势力做斗争,更要有必胜的信念和豪情。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固是表达家国情怀的佳作,但主席这首,无论词作本身的语言表述、还是内容思想的丰富程度,或者引经据典及艺术技巧似乎都更胜一筹,再加上主席包揽宇宙、胸怀世界的磅礴气势,使得这首词更加宏伟壮丽,堪称气吞八荒,光耀千古之绝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