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年轮离我们越来越近,通过地史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人们对7000万年前至今的新生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而第三纪又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第三纪是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最早的灵长类便出现在第三纪的始新世。北美普尔加托里山的普尔加托里猴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全球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化石。
到了渐新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猿,它们生活在3500万至3000万年前,其化石于1911年在埃及的法雍被发现。
1966年至1967年在埃及的法雍还发现了另一种古猿的化石,命名为埃及古猿,经过研究发现,埃及古猿生存的年代约为2800万至2600万年前。
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命名为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陆续在欧洲、亚洲、非洲三洲皆有发现,其生存的年代大约距今2300万至1000万年前,隶属于地质年代中新生代第三纪中的中新世,一部分跨入上新世。
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都是林栖动物,它们成群地生活在树上,善于攀援,用四足行走,并且能够悬臂行动。在攀援时,前肢和后肢已经有了不同的用途,明显的分工为手脚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的化石于1932年被美国学者刘易斯在印度北部西瓦立克山地发现。腊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万至700万年之前,其体质形态和人类比较接近,有学者认为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类过度期间的生物。
1924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了在腊玛古猿之后的南方古猿化石,其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门齿和犬齿比猿小得多,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对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骨盆比猿类宽,表现能直立行走,头骨比大多数黑猩猩长和高,平均脑容量接近500毫升,虽然比人类小很多,但其构造比较复杂,可能已经有语言的能力。
后来,在东非和南非的其他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不少南方古猿的化石,专家学者将已发现的南方古猿分为三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又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
南方古猿相对于猿类来讲,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非进步,被确定为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生物。
1000多万年的分化演变,从腊玛古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漫长的时间里,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终于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也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
从此,人类的发展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人类,用智慧,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先后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进化,成为了继恐龙之后的,支配全球生态系统的霸主。
血腥的撕咬,野蛮的争夺,在人类出现以后,变得更加丰富且优雅,他们用智慧将自己武装成食物链中最顶端的没有天敌的强者,用智慧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用文明的源泉浇灌文化之花,流传至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