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读书史记解谜
史记解谜4:商鞅“立木为信”之谜

史记解谜4:商鞅“立木为信”之谜

作者: 老罗侃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15:57 被阅读140次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是推行“商鞅变法”的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也是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

    关于商鞅的事迹,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里有详细记载,对此本文不一一列出。本文主要是跟大家解读一下商鞅“立木为信”这个典故。

    据说,商鞅到了秦国后,想尽办法,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说服秦孝公推行变法,使自己有了施展自己才华和抱负的机会。

    但是,由于他变法的内容过于激进,很怕老百姓不相信他,以至于变法推行不下去。

    于是,在推行变法前,经过一番考量,就想出了“立木为信”这个办法,想以此取信于民,推进变法。

    关于这个典故,《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原文是这样叙述的:“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下面,先把这段话翻译一下:“变法细则拟好后,由于担心百姓不相信,因此并没有及时公布实施。而是先将一根三丈长的木材立在国都的南门,发出告示,有人把木头抗至都城北门的,赏十金。知道这件事情的百姓感到奇怪,没人敢去尝试。后来把奖金增加至五十金,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果然有一人把木材抗至北门,于是奖励了他五十斤,以表示不欺骗老百姓。之下才下令变法。”

    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不会去细想,更多是津津热道于商鞅的“取信于人”。

    但是,如果仔细琢磨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个典故有一个让人十分值得怀疑的地方,那就是木材的重量和秦国南北都城的距离。

    我们知道,在古代一丈相当于现在的三米三,三丈就是十米。根据常识,一根十米长的木材,其直径少说也有30公分吧,我们按照半径15公分来计算,这根木头的体积为大约为0.7立方米。按照普通木材的密度,1个立方少说也有800斤。也就是说,这根三丈长的木头,少说也有560斤重,这样的重量,一般人是扛不动的。

    那么秦国都城的南门到北门有多远呢?秦孝公时期秦国的都城还不在咸阳,当时的秦国国都是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很遗憾,栎阳的南北城门之间的距离没有详细的记载。

    但我们可以参照之前的首都雍城的情况。据后世考古发现,雍城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

    雍城是秦国在春秋时期的国都,栎阳作战国早期的国都,其面积应该比雍城要大,因此南北城门之间的距离少说也有3公里吧?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成年男子,哪怕是非常强壮的成年男子,扛着一根六七百斤的木头,连续走3公里,期间不休息,可能吗?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目前举重的世界记录,男子105公斤级的挺举记录是242.5公斤,还不到500斤,但也只能举三秒钟。换做600多斤的重物,估计举都举不起来,遑论扛起来走呢?因此,我认为,扛着600斤的东西走3公里,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因此,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故事或许有这几种可能。

    其一,这个故事是假的,是杜撰出来的,司马迁也没办法考究其真实性,就写入了《史记》里。

    其二,这个故事是真的,但那只是表面的现象,或许木头是经过处理的。比如说,木头里面可能挖空了,实际上没有这么重。然后再找一个很强壮的人,事先安排好,如果没人去扛的话,第二天这个人去扛木头便是。

    就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因为从当时的形势看,商鞅确实要通过非常手段取信于民。

    但是如果真的弄一根太重的木头去,结果没人抗的动,人家还以为你忽悠人呢,又怎么体现得了你“取信于民”的诚意呢?

    那么,弄一根短一点或细一点的木头行不行呢?我认为那样不行,因为那样的话,估计就没有广告效应了。

    为什么呢?因为太细太轻的话,木头一立起来就被人扛走了,围观的人都没到齐,大家都不知道这回事,又怎么会有广告效应呢?

    相反,弄一根巨木在那里,大家一看,根本扛不动,也就没人去扛。等时间一长,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就多了,这时候再有一个人去把木头扛走,还真赏了五十金,这样事情才能传开,这不就有很强的广告效应了吗?

    这样的“立木为信”,你想到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解谜4:商鞅“立木为信”之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bb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