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有钱才会自由,有爱才会坚定。前者是一个物质问题,后者是一个精神问题。物质问题的解决是一件长期任务,这个早有心理准备;精神问题,嗯,好像可以随时解决,又好像永远也解决不了。
我所说的“爱”是一个广义概念,包含对人、对物、对事业。不知道是因为理性还是因为愚蠢,这些年我解构了很多东西,包括爱情,包括努力。推倒了一些东西,另一些东西却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精神无所依傍。也因此,我踟蹰徘徊了好几年。
时至今日,我都有许多个喜欢的女同学,是的,许多个。可我不能把其中任何一个由“喜欢”升级到“痴迷”。我上次“痴迷”于一个姑娘还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毫无疑问,我又在冲锋之前战败了。那期间和那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我几乎可以断定,以我心气之高和素质之差,我爱上的姑娘基本不可能爱上我。这是一股强大的心理暗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更加无法对谁投注感情了。爱情从来不是永动机,它需要对方的正反馈来作为持续作业的燃料。
每次填写简历遇到“兴趣爱好”一栏,我就一阵头痛。我试图学过不少东西,比如魔方,比如围棋,但终究都半途而废。我实在不好意思把“读书、写作”填进去,“上网”就更不行了。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这几项太low了,不是格调低,而是门槛低,当一个人真的一点兴趣爱好都没有的时候,他一般就会填“读书”。第二,我对读书一直是抱着“叶公好龙”的态度,对书的兴趣远不及对女人的兴趣来得天然,来得淳朴,来得真诚。看到一本好书应该像看到一个美女一样,身心都有些蠢蠢欲动才是,这一点我是做不到的。第三,我始终觉得敢称为兴趣爱好,至少该有点相关成就,你说喜欢弹钢琴总要有个几级证书,你说喜欢写作,投稿从来没中过也不大好吧。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一个“成功人士”和做一个“文艺青年”之间摇摆不定,在“建功立业”和“著书立说”之间犹豫不决。当然,现在我不犹豫了,因为我发现靠写书出名很难,而出了名再写书相对容易。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立功也是排在立言前面的。在这方面,冯唐同学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不过,做“成功人士”还涉及做哪个行业的“成功人士”的问题。我对传媒、互联网、餐饮、教育、房地产都产生过兴趣,证据是我的浏览器书签是分为新闻专题、互联网、城镇化、在线教育等几个分组的。我想过做记者、办网站、卖肉夹馍等等,不过,我几乎从来没想过做一位结构设计大师。以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讲“兴趣是最大的天赋”,如果这些年我能专心干一件事,我想多少会有一点点成绩的吧。
我遇到过很多为了一个坚定的目标而努力的人。有人为了和男朋友一起努力考到某所学校,有人为了离父母近些争取到特定城市工作,有人为了兴趣土木毕业之后去读哲学。但我却一直偏向于把“爱”曲解成“偏执狂”,把“执着”当成“神经病”。
有时候我也很想说,让我爱上一个人吧,哪怕她一点也不喜欢我呢?给我一个理想吧,哪怕永远也实现不了呢?但终究是没有。
也许将来会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