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穆
1.
人总是无法抑制对旧事物的思念。
逝去的情感,人,事,会偶尔过场的出现在当下的生活中,那些残影半像,既虚幻又真实,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这些回忆是否确凿的存在过?
长期生活在较为现实的社会中,需要凭靠美好的幻想与寄托来支撑意志,求生者为了防止其不被彻底击溃,选择了一种非常明智的思维举动,用以排解孤单和愁苦的侵袭。但这种具有时效的方法也同样存在副作用,念旧的人,虽然逃避了当下生活带来的挫折酸楚,但由于总是长时间沉溺在过去的感情中,人的情感意识会渐渐偏离主观世界。只是一味的怀念有关于过去的事物,情感与人,而忽略了当下的生活其实同样也可以通过新的价值实现来收获所谓的社会资源,长此以往,他们就会慢慢地就会得到一种新的痛苦。
物是人非,是所有人都将面临的一种事件结局。在人生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心智以及思维的变化,一些情感的认知以及对周围事物决策的能力也将同样随之改变。当然,除了这些主观因素外,还包括时间,地域,生活经历等一些人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它们的存在,促成了事态朝着人们预想之外的结果发展。若是人的寄托与现实处境大相径庭,并且在此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那么相对的,因为承受了巨大代价而不尽人意,当事者们便会坠入巨大的落差之中。之后的人生里,又需要反反复复多少个日夜,用来抵消人们心中不安世事的冲动与落寞。整个过程是煎熬难忍的,没有哪个生活的勇者会坦言自己输给了现实,可生活的智者却又不会鲁莽地与现实抗衡。曾经奋不顾身的缠斗,让人们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已无卷土重来的资本,可难挡心中欲火不灭,固执的人们仍然锲而不舍。时间的流逝让人们成熟,变得理性,所有的欲望被隐匿在了寻常的平凡中,成为了艰苦,孤单,沉痛的表象,浮现在世人的眼前。他们的情绪不动声色,他们的言语不卑不亢,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等待新的时机的到来。
但似乎现实好像没有准备给人们翻身的机会,它不留余地,一次又一次将人们扼杀在摇篮里。作为补偿,它带给了人们一些另外的东西。或许是受利益的趋势,也或许根本别无选择,人们最终接受了它们,最为讽刺的是,他们对于这些世俗的产物居然感恩戴德。从那一场交易之后,有多少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又有多少人在试图找回过去的尝试中再次失败了?如今看来,结局不过都一样,可悲伤却又多了几愁。
2.
若是再一次将人们重新置身于同样的场景中,衍生的情感也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只因时间以及人物的不同。思念会不断涌入,悲伤同样也会见缝插针的钻进去,这是人在深陷回忆中被时空来回拉扯所无法避免的事情。它伴随思念开始,之后会慢慢占据当事者的主观情绪,直至最后完全替代。大多数情况下,回忆的思绪已经中断,可受悲伤波及的内心却仍旧未能平复。因此,人们在开始对旧事物的回忆时,习惯借助于一些外界的物质用以麻痹当下的情绪,最令人熟知且最高效的产物便是酒精。人们一度以为它能够麻痹因为陷入回忆而带来的伤痛,能阻止被剥夺主观的情绪控制权,却未曾料想,原本内敛的悲伤在它的推波助澜下,反而被彻底引向分崩离析的边缘。
旧物的魅力就在于,人们即便知道会因此身陷囹圄,却依旧难以遏制思念的迸发。那段真挚质朴的感情,那个单纯善良的人,那些熟悉陌生的面孔,或许都只能通过沉淀着历史价值的时间产物去寻觅了。旧的事物,感情与人最后都永远地滞留在了过去的时光中,留给形单影只的当事者是无法回到过去,却又不得不向前行走的尴尬处境。或许将来某一天,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化,人们能够制造出时间回溯的机器,可回忆正因其附加着美好幻想的偏差,与过去时空里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有着细节本质上的区别。长时间无法清晰的记得某件事情的过程,以至于为了填补回忆的完整性,人们便会偏向自我的为之进行充填。也就是说,人们的回忆中占大部分的事物情节,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当事者主观臆想的成分。若真是回到过去,在真实的现状面前,人们是否还能接受曾经深陷思念而遭受的折磨与苦痛了?
3.
生活缺失完整性,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过去已然与当下的时光渐行渐远,那么仍旧挣扎于当下生活的人就更应该不屈不挠的与现实斗争,只有有勇气彻底结束过去的人才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但也切记不能完全与过去割舍。西班牙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曾有一句影响深远的名言:凡是忘记过去的人们注定会重蹈覆辙。过去的回忆时常警醒着当下的人们,在如今的事物,人与感情还未变质成旧物之前,在物是人非的事件结局还未到来之前,人们需要尽自己所能,去试图掌控事件局势的发展。结局是否会改变,对今后仍会时常陷入回忆的人们来说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真正努力过,坚持过的人们会将过去的经历视为财富,即便最后未能如愿以偿,但曾经为之拼搏和奋斗的过往,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后人所为之颂赞的精神,尽管岁月已经消磨了容颜,肉体也开始衰败,但精神的躯体却随时使人身当其境,人们依旧能够在那一刻感受曾热血沸腾的斗志。当然,不管在什么时候,人们都同样的会为当年认真生活的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