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高圆圆被现实绊倒过,却成就了39岁全新的她,你还趴着呢?

高圆圆被现实绊倒过,却成就了39岁全新的她,你还趴着呢?

作者: 钱姐姐闲话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2:47 被阅读61次
高圆圆被现实绊倒过,却成就了39岁全新的她,你还趴着呢?

今日,新世相×高圆圆推出的一档音频节目《我,39》正式在喜马拉雅APP上线,配套推文也刷爆朋友圈。

“女神”高圆圆,今年39岁了。

39岁的高圆圆说:承认自己没有演戏的天份,决定接受自己是个平庸的人。

认知到自己没有演员天赋的高圆圆不仅没有沮丧和沉沦,反而更加淡定和勇敢,因为她突破了自我认知,实现了转变;承认自己平庸的国民女神不仅没有掉粉,反而让粉丝更加拥趸,因为女神终于落地了,粉丝和女神感同身受,怎么不让人爱?

高圆圆在39岁的顿悟为她打开了一扇对爱情、衰老、死亡和自身认知不一样的门,意义非凡。对你我这样的平凡人来说,这样的顿悟时刻也会经常出现,甚至不可或缺,因为顿悟时刻就是让我们突破自我认知的时刻,不仅能让我们收获认知,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实现转变。

有些认知时刻可能出现在里程碑式的时间或事件节点,比如39岁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因为即将踏入“四十不惑”的中年,要更加真实地面对衰老、死亡等。

有些认知时刻可能微不足道,比如在餐厅同时品尝来四川辣椒与湖南辣椒,发现二者的不同,让你的味觉认知又多了一种;

有些认知时刻看似是消沉的、暗淡的,比如,喜欢唱歌的我偶尔在手机上录歌,听到自己跑调的歌声不忍再听下去,让我认识到“我没有唱歌的天赋”;

有些认知时刻让人迸发激情,带来巨大的正能量,比如看到袁姗姗晒马甲线,我认识到这就是我想要的身材,我也要开始锻炼了;

有些认知时刻是因缘偶发,就想闪电一样一闪而过。即使有时候发生了,但并不一定能被自我察觉,或者和一个人的阅历有关,大多可遇不可求。

提高和突破自我认知是人生进步的阶梯,但一味地等待认知时刻偶发来获得顿悟,往往等待永无止境。那我们可以刻意打造这个阶梯吗?

当然可以。

斯坦福大学教授B.J.Frog提出的前沿心理学理论——行为设计学,基于人类思维习惯的研究,间接地设计干扰,影响行为和决策。美国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发现,那些令人愉快的峰值时刻大致包含四种情感:欣喜感、认知感、荣耀感和连接感。其中认知感是人们恍然意识到自己不能或能做某事时的醒悟和狂喜,并让人铭记终生。

认知感可以通过行为设计来获取,因为行为可以改变认知,而认知不一定能改变行为。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作者:(美)奇普·希思、丹·希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9月

1.为自己打造认知时刻:把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下

想要打造自我认知的时刻,就需要突破自我,也就是把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下、置身于新环境中。

最近有同事找我倾诉,想要参与一项赛事,内心有很多想法,同时又有很多担心,所以纠结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怎么抉择。我没有办法帮她抉择,最后只是跟她分享了一句话: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现在年轻人都很流行创业,有一个很喜欢烘焙的女孩,就辞掉本职工作,开了个蛋糕店。但开店以后,生意并不太好,但她一直咬牙坚持。直到有一次,她好不容易做好了一批蛋糕,给顾客送过去的时候,车都启动了,突然发现店门没关。那一刻,女孩意识到自己是个做事没有条理的人,并不适合开店。

另一位女孩来自小镇,从没出过门,当她第一次旅游来到北京,整个城市都让她发怵,即使乘坐公共交通都感到茫然。然而四周后,她竟然让一位店员相信她是本地土著,因为她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热情外向的性格也帮助她在陌生环境下快速取得他人的信任。这次旅游经历让她自信不少,认识到自身长处及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

我们提倡反省或沉思,但研究表明,如果只是对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进行反省或沉思,对真正了解自我没有什么帮助;若是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研究,效果则要好得多。

“我行不行?”“我能不能?”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你是不可能在自己的脑袋里找到答案的,更好的办法是冒险尝试,并从经验中提炼出答案,而不是空坐着发呆。

认识自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理解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想要加速理解自我,就是多行动、多体验。

我属于从小作文比较渣的那种理科学霸,善于逻辑推理却不善文字语言表达,在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直苦恼于此,我的自我认知也套牢在了“作文渣”的标签下。加入拆书帮升级打怪,需要写逐字稿就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后来成为三级拆书家,为了加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我积极加入写实录大军,向拆书帮公众号投稿,迄今为止有多篇被采纳发表,让我偶尔也能朋友圈得瑟一下,最重要的是,我把自己“作文渣”的标签撕掉了。

2.为他人刻意打造认知时刻:引导他们“被现实绊倒”

认知时刻不一定是因缘偶发的。想要为他人打造认知时刻,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被现实绊倒”,也就是启发他们收获震撼人心的感悟。

每天早上,孩子的拖延症都让我抓狂,即使清清楚楚地告诉了她时间只剩十分钟要迟到了,可是孩子仍然不慌不忙地边玩边吃早饭,一顿怒吼能让她加快3秒,又会恢复如常,最后母女两人都气鼓鼓地出门。

我四处寻求良方未果,直到看到孟加拉国乡村公厕改革的故事,才如醍醐灌顶一般醒悟。

孟加拉乡村民随地大小便的习惯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健康,即使大力推广公厕革命仍收效甚微。直到卡莫尔.卡尔的CLTS法带领村民徒步旅行,亲身体验随地大小便的恶臭,将种种恶心得令人羞愧的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村民们被“自己有可能吃过自己的屎”的现实绊倒,真正地“看见”事实。

回到孩子拖拉问题上,虽然“拖延会导致迟到”的真相跟孩子有唠叨着说明,但最后都在我的催促之下匆忙出门,掐着点进了校门,从来没有真正让孩子去承担“自己迟到”的后果,孩子没有被现实绊倒,所以也就谈不上看清真相,突破自我拖延的认知。

要做有智慧的妈妈,首先就要做一个心机妈妈,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要会“使绊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能看清真相,承担后果,才能真正认识到自身的行为模式,并去改正它,而不是我直接给解决方案——匆匆拉着她出门。

不要左孩子的密不透风保护伞

高圆圆在演戏这件事上,和大多普通人一样,都经历过求而不得的痛苦。

大四时,演《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导演气急地留下一句:“你看,因为你,大家都不能收工。”

33岁,已经入行15年的她,拍《搜索》创下剧组NG记录,在现场每次NG时,陈凯歌导演后来只剩下“不行”两个字。

但是39岁的她说:“我发现真正的勇气,是你发现自己的平庸后,还敢继续追求。”

不放弃梦想,勇敢面对真实的生活和自己,选择暴露于现实之下,如果被现实绊倒,选择突破自我认知,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那些“使绊子”把真相呈现出来的人,应该感谢,感谢他们助推一把,让我们认清现实,认识真正的自己,有时候,自己也可以机智地做个“使绊子”的人来帮助的人成长。

认清自己是一辈子的事,路慢且长,被绊倒了,你还趴着不起来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圆圆被现实绊倒过,却成就了39岁全新的她,你还趴着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gk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