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那远航在海上的水手心中温暖的港湾。家,是那跋涉在沙漠中的探险者水壶中甘甜的清水。家,是那嗜酒如命的酒徒手中醇香的二锅头。
在很多人心中,家,是温馨的代名词,是幸福的别称。而我却对家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感。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对我非常的严格,从来都是一副即使你做对了我也要收拾你的样子。所以我从小就很怕父亲,尤其是他那瞪得像铜铃般的眼镜。他要是瞪起眼睛来,有种恨不得把你吃了的感觉。所以直到现在,我对父亲的那种畏惧感都依然存在着。也正是因为这种畏惧感,我和父亲之间的沟通也是极少的,因此,对于父亲,我似乎就只有畏惧了。
而母亲,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但是她却对我要好的多,可是她脾气也很古怪。对父亲经常是吵吵闹闹的,经常说父亲没有挣到钱,没有用,继而就是大吵大闹,弄的家里鸡飞狗跳,然而父亲也是一个急性子,这样一来二去的,我家里不是三天一小吵,就是五天一大吵。
我的童年就这样在父母吵吵闹闹的日子里慢慢的过来了,我不敢说自己的童年记忆是多么的悲惨,但至少快乐的童年记忆却寥寥无几。
红黄蓝三色是调配所有颜色的三原色,可是用这三原色一起拼混,也会有一种叫黑灰色的对抗色,我的童年大概就跟这黑灰色差不多吧。
这就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家。
后来,慢慢的长大,转眼就到了上学的年纪。我们那个时候读书,基本上在学校住校。小学、初中的时候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周都期待着回家吃一顿好的。可是因为家在农村,父母每天都要忙农活,即使周末,也很少能有机会跟父母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
后来上高中了,学习压力大,加上周末又要补课,幸好一个月还能放一个周末,我们称之为月假。趁着月假赶紧回家,而回家的目的却是找父母拿下个月的生活费。就这样,跟父母的沟通就更少了,以至于回家都成了一种任务似的。
再后来上大学了,离家就更远了,一学期才回家一次。而每次回家,母亲都是客客气气的,好像在招待客人一样,让我心中有种莫名的感觉。
父亲、母亲,你们不需要对我这样客气,我不是客人,我是你们的孩子,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呀。
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次回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的家,请你不要在继续朦胧下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