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出钱
武训
不嫌多,不嫌少,舍些金钱修义学。
又有名又行好,文昌帝君知道了。
准叫你子子孙孙,坐八抬大轿。
福建省邵武市金坑文昌阁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功名利禄之神。通常,它就端坐在文昌阁中,接受科举制度影响的读书人(学子)尤其是求功名者的朝拜。这种现象,在元明之后更为普遍。
金坑文昌阁而武训被称为“千古奇丐”,一生靠乞讨,并把讨来的钱财用于义学院的创办,先后共设立了三所学校。义学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崇贤义塾”。
为了让穷人孩子上得起学,他甚至变卖了家里仅有的他母亲去世之后留给他的一块土地,这也预示着他去世后没有一块可以安葬自己的土地。
金坑文昌阁内彩画 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文昌阁在我老家梅江镇聚仁村,就有一文昌阁,香火较旺。在全国文保单位——通洲桥桥北附近的挂钟尖上。孩提时,站在文昌阁四周瞭望,不仅可看到逶迤的金华大山和山脚下升起的朵朵炊烟,还可听到自竹叶潭流来的溪水声。按曹聚仁的话说,可与西湖的山水风景一比。当地学子也真的比较争气,从小树立宏大的志愿,刻苦读书,成名成家,尤其是书画大家、雕塑大家层出不穷。
说起雕塑家,不得不提叶庆文教授。他是兰溪市马涧镇东叶村人。东叶村与聚仁村,一依带水,却各有特色。他雕塑的毛泽东主席雕像至今屹立在老浙大校园里。而他又是育才学园培养出来的学生。
浙江省兰溪市梅江镇聚仁村文昌阁。始建于1841年,塑有文昌帝君等佛像,1983年被命名为兰溪县级文保单位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浔里村文昌阁,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坐北朝西,平面长方形,共三进,由前厅、正厅、后厅组成。育才学园,是由“浙江的武训”——曹梦岐一手创办。它的前身是一家“义塾”,专门招收蒋畈村周边的贫穷人家子弟。1906年,由义塾成为新式学堂。曹梦岐,是清末秀才,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深知要改变家乡的经济落后面貌,必须重启民智,重教育,造社会有用人才。在曹梦岐父子、儿媳妇两代人努力下,共培养了四千农家子弟,影响波及兰溪市和浦江县。
还是回到武训的诗歌里来吧。
公私分明
众人钱,不养家。养家雷辟(劈)火龙抓。
不要妻子
不要老婆不要孩,以修义学为生涯。
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不预备后事
街死街埋,路死路埋,死了自有棺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