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哲学的慰藉》

作者: benignHu | 来源:发表于2021-10-12 22:46 被阅读0次

    (公号:心里的乌托邦)

    一个论点被多数人谴责,但不代表那就是错的,因为一种思想的价值,从来都不取决于它是否广受赞同,而是看它是否来自正当的论理——苏格拉底。

    困难是使你焕发生命力量的动力,假如你想要回避困难,那就回避了让生命得到焕发的机会,那些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尼采

    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我们总是以为昂贵的东西是适当的解决方案,希望昂贵的物质,能带来短暂的欢乐,但实际上,人生的快乐清单很简单:友谊、自由、思想——伊比鸠鲁。

    读了以上几句话,是不是顿时觉得浑身有了力量!

    这就是来自哲学的慰藉,然周国平说: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

    以下是《哲学的慰藉》的读书笔记,本书选择了我们人生中最常见的六个问题——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被认为有缺陷、伤心、困难,然后作者阿兰·德波顿分别以六位哲学家——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的人生经历为例,来进行探究。

    作者希望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能在我们饱受痛苦时,舒缓我们的症状,甚至根治我们自己的生存的问题。

    01、苏格拉底——与世不合的慰藉

    一、生平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

    他生活贫困,穿着一件袍子、打赤脚,妻子以凶悍著称。他热衷于想雅典人贸然发问,挑战公众常识,许多人被他的问题搅得发狂!

    公元前399年春天,三名雅典公民对其提起了诉讼,告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一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后经审判以220票无罪,280票有罪,处以死刑,一生未能留下著作。

    (大卫:苏格拉底之死)

    二、主要哲学思想

    要为事物寻求普遍定义;通过一步一步反复诘问,引导对方回答问题,揭露原本定义中的矛盾,引发大众思考,以此逼近真理。

    他的思辨步骤为:

    第一步,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比如说勇敢、团结、勤奋等这样的词;

    第二步,想象一下这个论断可能是错的,寻找这一论断可能不对的情境,不断地提出疑问;

    第三步,如果以上问题找到例外情况,那么原来的定义就是错的,或者至少不准确;

    第四步,最初的论断必须考虑到以上例外,并将之精确细腻地表达出来;

    第五步,如果随后又找到了对以上修正过的论断来说的例外,那么整个过程再重复一遍。

    三、产生的慰藉

    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不理解,但是多数人的谴责并不代表我们就是错的,因为真理永远来自理性的思考。

    苏格拉底坚信:思考的产物总是优于直觉的产物。

    所以,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以苏格拉底为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

    02、伊比鸠鲁——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一、生平

    伊比鸠鲁,公元前341年,生于爱琴海东部的萨摩斯岛。

    公元前306年,在雅典置办了宅院,种植蔬菜,同一帮朋友过着简朴的生活。

    公元前270年,去世,一生著作300部,绝大部分已散失。

    (伊比鸠鲁生活状态)

    二、主要哲学思想

    强调享乐主义!追求快乐!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但是他强调快乐从不依赖于外在物质,无须追求不必要的欲望,如广宅、宴饮、名望、权势等。

    他说: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

    三、产生的慰藉

    奢侈的物质不是快乐;昂贵的吉普车不等于自由、一瓶好酒不等于友谊,消除欲望的痛苦后,快乐是朴素而简单的。

    他主张的快乐清单:友谊、自由、思想!

    伊比鸠鲁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研究哲学,就是不能享受快乐。

    所以,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以伊比鸠鲁为榜样,学点哲学,简单生活,不必追求过度的物质的享乐。

    03、赛内加——受挫折的慰藉

    一、生平

    赛内加,公元前5或前4年,出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接受贵族教育。

    公元31年起,进入政坛,受暴帝卡尼古拉统治;公元41年,被流放至荒凉的科西嘉岛,归来后担任尼禄的教师。

    公元65年,被尼禄要求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大卫:塞内加之死)

    二、主要哲学思想

    塞内加一生过得非常艰难:他经历过庞贝古城,经历过暴帝卡尼古拉,然后还经历过尼禄。

    二十岁的时候,他得了肺结核,经过了六年的折腾最后终于活了下来;结果在卡尼古拉被刺杀身亡以后,他又被卷入一场宫廷的政变当中,然后被流放到科西嘉岛(拿破仑的老家),在那个地方流放了八年。

    那么塞内加是怎么挺过这一切苦厄的呢?

    他说:“是哲学给了我生命,而这是我对它最起码的回报。”

    他认为:“哲学的”代表镇定自若!

    哲学教我们冷静应对挫折;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遭受挫折时不必愤怒;意外随时可能降临,遭受挫折时不必震惊;同金钱、权力、官位保持距离,泰然接受一切失去。

    三、产生的慰藉

    他认为:挫折必不可少,所以每一个人要做好准备。

    他说:“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你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当你开始想象一切糟糕的事情都会发生时,你将不再害怕任何挫折!

    所以,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以塞内加为榜样,学习哲学,坦然地面对生活。正如他名言所说的"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04、蒙田——对缺陷的慰藉

    一、生平

    蒙田,公元1533年,生于法国波尔多。

    公元1557年,任波尔多市议员;公元1568年,接管父亲的家族产业,隐居书斋,潜心写作。

    公元1592年,病逝。

    网络,侵删

    二、主要哲学思想

    蒙田特别关注人的身体,他认为一个人身上有什么奇怪的内体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他主张:无须为任何缺陷而自卑;不必为肉体缺陷自卑,人身上的所有器官都是正常而自然的;

    不必将不习惯的事物看作反常,文化差异再正常不过;

    不必太在意考试成绩,拥有生活的知识(爱、性、病、死、孩子、金钱、野心,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迟早要遇到、要面临的问题)亦是聪明。

    三、产生的慰藉

    他有句名言:“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

    他说:人与人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所以,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以蒙田为榜样,别自卑,做一个善良而平凡的人,努力追求智慧。

    05、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

    一、生平

    叔本华,公元1788年,出生于但泽,早年父亲去世。

    公元1819年,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销量惨淡;公元1820年,在大学教授哲学,学生寥寥;公元1852年,因作品《杂文与笔记》畅销,享誉欧洲。

    公元1860年,因病去世,终身未婚。

    网络侵删

    二、主要哲学思想

    他主张:生命意志!

    生命意志是人类与生俱来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生存是无意义的,爱情不过是盲目追求繁衍;但是,哲学与艺术将痛苦化为知识,摆脱生命意志的束缚。

    三、产生的慰藉

    生命本是痛苦无意义的,但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要化眼泪为知识!

    他认为:人生很悲惨、没有意义、很痛苦,但是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悲惨的生活化为知识留下了。

    所以,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以叔本华为榜样,学会化悲伤为力量,化痛苦为知识。

    06、尼采——对困难的慰藉

    一、生平

    尼采,公元1844年,出生于德国普鲁士。

    公元1864年,进入大学攻读文学,期间受叔本华深刻影响;公元1876年,访问意大利,思想经历激烈转变,不再迷恋叔本华;公元1879年,定居瑞士山脚,完成大部分哲学著作。

    公元1889年,在都灵精神错乱,被送往疯人院,11年后去世。

    网络侵删

    二、主要哲学思想

    他主张:超人哲学。

    所谓超人,就是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具体化。

    他说:要感谢苦难,人生没有苦难做根,则无法结出美丽的花果。

    三、产生的慰藉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将使我变得更强大!

    他认为,人是最勇敢的动物,高唱战歌征服一切痛苦!

    所以,于我们而言,我们要以尼采为榜样,学会与苦难共存,正如他名言所说的:“困难是使你焕发生命力量的动力,假如你想要回避困难,那就回避了让生命得到焕发的机会”!

    07、写在最后

    以上,便是6位哲学家的人生经历!

    这六位哲学家的观点各不相同,甚至相互有冲突,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哲学”——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精神就是不向世俗低头。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与您共勉,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 《哲学的慰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njoltx.html